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程序法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序法治文化是与程序法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遍崇尚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法律态度,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它认为法治的本质是程序法治,程序法治的核心是程序正义的思想和认知,程序法治文化则是围绕着程序法治而呈现出的,并且弥漫在人们思维、生活和制度等各领域中的程序观念元素和制度、行为表达。是一种化在制度中的程序正义模式和化在人们心中的程序正义思想的多元融合体。正当程序理论和程序法学说分别都是程序法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发达的程序法理论是程序法治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问题源于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包括技术性程序和制度性程序,程序是否公平是影响教育政策公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公平性的有效方法在于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而听证制是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行政行为程序化、行为规范程序化、行政程序合理化和行政程序法治化四项基本要求。行为程序化是为行政行为配备必要的程序要素和制度,为主体双方设定合理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程序化是使静态的法律规范变成动态的规范,增加规范的程序含量。行政程序合理化是使程序更加合乎理性。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法治程序、以法治理年规制和整合行政程序、程序理性等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4.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正义不仅是保证查处结果公正性的必要条件,而且维护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查处结果的公信力。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程序正义理论,遵循程序参与性原则、中立和程序对等原则、程序理性原则、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缺陷。优化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健全调查的空间要求、完善调查的临时性行政措施和查处工作的完成时限。  相似文献   

5.
程序法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确立,程序法治是程序正义的保障和通往实体正义的必由之路,违反程序法治会损害司法公正、侵害人权。但是,法律程序并非完美无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存在割裂,遵循程序法治会付出代价,有时造成实体正义的牺牲。这是法治所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仍然要选择程序法治,制定和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来弥补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程序设计语言可分为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但不论是哪种程序设计语言,学习方法和编程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以C程序设计语言为例,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时,要做的工作是分析问题、构思编程思路、设计算法,然后在读程序和程序填空等技巧训练中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和程序结构,为编写程序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学治理法治化使高校内部管理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治理缺乏程序法治意识的背景下,倡导并以制度化方式践行程序正义理念,有助于实现权利保护、权力规范、秩序维持、自由彰显和风险防范等程序价值。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蕴含着程序参与、程序中立、程序对等、程序自治等四个维度,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着程序正义理念疏离之困境,导致大学管理决策欠缺科学性,管理评价欠缺公正性,因此,应落实程序正义理念,合理设置和科学运行决策性程序和评价性程序,以实现大学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实现程序正义对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自身特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程序价值和高校学生管理中程序正义缺失现状都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程序正义。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程序价值内涵主要包括程序的参与性、中立性、及时性和确定性,这是判断程序正义是否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程序正义,必须通过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程序的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再审程序是一种纠错程序,也是一种不同于一审和二审程序的权利救济机制,应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程序需求.作为指导再审实践的蓝本,再审司法解释已经初步确立了再审之诉的雏形,并对再审程序的三个阶段作了相应规定,包括再审申请合法性的审查程序、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和再审的审理程序.但是对于上述三个阶段,再审司法解释规定得不够细致和完备,容易造成实践中的操作困难,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古代传统的结婚必备条件"六礼"程序,对比现行婚姻法结婚必备程序婚姻登记程序,分析两种程序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现行婚姻法中婚姻登记程序性质界定,旨在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婚姻登记程序。  相似文献   

11.
程序法治追求"看得见的正义"。中国要走向程序法治,不仅需要相应的人文环境和相关法律制度作为支撑,还需要在程序法治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检验并修正自己。以人的尊严为内核的自觉性程序法治文化是程序法治实现本土化认同的基础。自觉性程序法治文化是一种通过主体权利释放促进权力纵向分配向权利横向配给转变的过程文化,具有行为依附性、经济性、过程性和汇合性等特质。通过程序物质、程序精神、程序行为和程序制度等构成元素的内部法律文化与外部法律文化的多向交互式循环流动,实现程序法治文化的自觉性认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规,不同的行政机关执法中所遵循的仅仅是地方或内部规范,这样必然造成行政执法中的程序缺位和执行困难。从行政执法程序的具体步骤入手,设定了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完善机制,从行政执法和公众守法结合的角度,以及行政执法主体执行程序和对相对人保护等几个主要方面讨论了设计这种程序的模式化,并设计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述)程序、表明身份程序、磋商程序等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使之更人性化,更有利于相对人守法和行政执法,以提高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笔者对我国量刑程序进行实证分析,并认为我国量刑程序具有内部化、精简化、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具有高效性和适应当前司法职权配置的优点,量刑程序固然要改革,但不能完全抛弃当前量刑程序的优点而盲目地照抄照搬。笔者还对量刑程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我国的量刑程序,就必须在量刑程序的模式上走一条兼具大陆国家合一模式和英美国家分离模式特点的混合式量刑程序。笔者站在便于改革和不影响诉讼效率的角度构建了我国量刑程序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行政处罚程序是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方法、步骤、顺序的总称,包括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教育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是教育行政处罚的常用程序,可分为立案、回避、调查等12个步骤和环节.教育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一般程序的简化,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当场处罚.教育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是在一般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证这个复杂而庄重的环节,从而保证重大教育行政处罚的公开与公正.严格遵守和正确使用教育行政处罚程序,对保证教育法的实施、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使教育行政处罚权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具有公正性、合理性,人们追求正义,同样也追求程序正义。而当前研究程序正义,往往是从操作层面和正义价值论上研究,研究制度改革,忽略从立法角度探讨程序正义设立。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就是以立法视角对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可能影响程序正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具有正义性的法律程序。本文以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概念为基础,分析我国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现状,以期说明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从司法者的价值、司法职业群体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理性探究,引起人们对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症结在于过于追求个案的绝对公正,忽视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利益,导致再审程序的任意性太大.为维护法律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使民事再审程序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补救程序,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应着眼于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  相似文献   

17.
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研究,是高等教育法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法正当的制定程序是制定合法有效的高校规幸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拟从程序法治视角审视和探究我国商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存在的缺失和疏漏,参考和借鉴有关的行政立法程序的有益做法,提出完善我国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设想和建议,以加强商校规章制度建设,促进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政程序在立宪程序、行宪程序和护宪程序中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程序工具主义观念、程序主体不独立和严格规则主义的影响.对此,笔者根据正当程序的观念和宪政主义的要求,分别对三大宪政程序提出了完善措施,以期早日实现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程序的自动更新能够检测新版本程序的发布,并能够及时自动升级,用户无需访问网站或者到软件销售公司就能利用在线升级程序进行升级和更新.对程序自动更新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使用VC 编写代码实现了程序自动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刑事简易程序在立法修正后存在着程序启动适用率不高和程序转化被滥用的现象。程序启动首先要根据法定条件和排除情形进行范围确定,然后通过价值权衡予以选择适用。程序转化要以新出现的情形为依据,而确定该情形是否需要程序转化仍应根据适用条件进行判断。法院享有程序启动和转化的决定权,为了防止程序启动与转化的随意和滥用,法院的启动和转化权应当在检察机关和被告人的监督、制约下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