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被美军投掷的原子弹摧毁,成为迄今为止惟一一个核武器受害国。二战结束后,战败国日本被限制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当然,更谈不上研制核武器。1968年1月,当时知趣的日本政府确定了“无核三原则”,即“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1971年11月,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这一原则,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2.
《学习之友》2011,(8):46-47
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保罗·蒂贝茨驾驶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市中心上空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3.
陈安生 《教育艺术》2004,(10):22-22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死亡,标志世界战争史进入了核时代。从此美国依仗手中的核武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毛泽东不信邪,1946年就在延安窑洞里宣布:“原子弹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不吃美国的那一套,仍然坚持人民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他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了维护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我国政府果断地作出决定:中国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原指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  相似文献   

5.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至今,这场灾难给日本人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数十年间,世界一直受累于核武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任何一个令世界头痛的难题都与“核”有关。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二册第 10 8页的“磨菇云”图 ,图下解释 :“这是 8月 9日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当日死者 2 3万余人 ,伤者 4 3万余人。”同页讲到 :“1945年 8月初 ,日本还没有投降的表示。美国于此时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按 1945年 8月 6日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掷了第一颗TNT当量为 2万吨的原子弹。杜鲁门为了加强他在远东的发言权 ,再一次指示按原计划投掷第二颗 ,也是美国当时拥有的最后一颗原子弹。 8月 9日 10时 5 8分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所以 ,课本的解释应为 :这是 8月 9日 ,美国投下第二…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岳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八月八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九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十日,日本政府决定投降;十四日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怎样评价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和日本投降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历来流行的观点是:一,美国原子弹的投掷在军事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美国为了贬低苏联参战的政治影响并为了在战后进行原子讹诈,急忙于八月六日和九日把仅有的两枚刚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人口稠密的广岛和  相似文献   

8.
应该怎样讲解“广岛原子弹轰炸”(上)———《历史》教学提高科学性举例王春良“广岛原子弹轰炸”已经过去50多年,已成为历史。但是,在日本的某些历史教科书以及有关著作中,却把广岛原子弹轰炸写成“日本是唯一的原子弹受害者”,“是战争的受害者”,它“与亚洲各...  相似文献   

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我国就此跨入掌握导弹核武器的新时代。 30多年来,我国核武器研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特种效应弹,并达到了武器化的程度,装备了部队。  相似文献   

10.
中子弹同原子弹和氢弹都属于核武器家族的成员.中子弹是一种用热核材料聚变反应所产生的、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弱爆炸冲击波效应的热核武器,它实际上是一种小型氢弹,它以氘和氚为聚变材料,以尽可能低的核裂变当量弹为“板机”.从而,使氘氚反应及氘氚反应中所产生的中子大大增强,而裂变反应的其它效应则相对减弱.例如,普通原子弹的核辐射在杀伤破坏因素中所占的比例为5%,而中子弹的核辐射在杀伤破坏因素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  相似文献   

11.
1964年10月16目.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同时也是国际冷战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但影响了中外关系的格局.而且影响了国际冷战的态势.因而从中国的核研制肇端起。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与常规武器比较而言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杀伤空间、杀伤能力,对环境甚至对整个地球、宇宙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这是常规武器所不可及的。如核武器,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导致了至少40万人伤亡,使两个中型城市毁于瞬间。这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而当时的原子弹才2万吨级,也就是说,1枚200千克重的原子弹,就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纪念日,在曾为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清华大学的师生们以纪念大会、核武器和国防知识竞赛、与将军校友座谈、图片展览等形式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人教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世人也认为二战的亚洲法西斯国家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日本真是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劝告日本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铃木贯太郎首相本人虽倾向于接受,却因内阁意见不一致,于7月28日决定宣布“不予理睬”。8月6日8时15分,美国向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日本未作反应。8月9日下午3时,美国向长崎投下代号“大胖子”的原子弹,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二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两次原子弹袭击中,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这是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然而,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用双手掰开过。这位“超人”就是加拿  相似文献   

17.
《中学科技》2010,(10):42-43
窒息弹又称油气弹、真空弹、气浪弹、云爆弹,学名叫“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的原理并不复杂,却能产生和原子弹相似的云团效应,也具备很强的杀伤力,而且还具备很多传统弹药不具备的功能,所以有人称之为“穷人的原子弹”,也有人把它叫做“亚核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从黑板到炸弹,两种关于科学家如何为国家效力的观点塑造了今天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70年前的8月6日和9日,蘑菇云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升起。这是核武器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被用于战争。成千上万人因此丧生,其中很多死于爆炸的直接威力和引发的大火,其他人则随后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在原子弹被投掷后的数日内,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走向尾声。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次史无前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动员,并且是  相似文献   

19.
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院士,长期从事原子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桩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实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2010,(11):45-46
二战中,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原子弹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