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一枚,(青彡)(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一枚,(革里)(履)一枚”。彭金章先生《敦煌吐鲁番所出随葬衣物疏中“脚靡(足靡)”新探》一文谓:“‘’,古文献上无解……,也有可能属于脚上用的物品之一,或许也是属于袜子一类的脚上用的物品。  相似文献   

2.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中"靡有朝矣"的理解可谓纷繁。文章考释了"靡有朝矣"的含义,对以前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朝"通"调"。"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即早起晚睡,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3.
秦起秀 《文教资料》2007,(18):114-116
研究明末男色靡行的成因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在明后期出现的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尚未有详细的说明与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明末男色风靡的表象,找出造成当时这种社会风气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胥靡"一词较常见于古代典籍中,各家对它的解释存在一些分歧。"胥靡"的基本义为奴隶,《辞海》《汉语大词典》另将"胥靡"释为"空无所有"并单独立项的做法不妥。  相似文献   

5.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课文注“靡”为“倒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连《辞海》也是如此。对此,似可商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齐师败绩”溃逃的情景:车轮滚滚、杀声震天,在鲁军凌厉的攻势下,齐军士卒鬼哭狼嚎、亡命奔跑,肩扛大旗的士卒如将旗子倒下、拖着大旗逃跑,后面的士卒定会踩上大旗,扛旗的士卒欲走不能,更增添混乱,加大  相似文献   

6.
晚明时期,在书院、旅舍、监狱、戍卒之中,以及官绅与男童仆、男优之间均存在同性恋现象。"男色"靡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一,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好"男色"的示范效应;第二,学术上宋明理学的衰落与心学兴起对人性束缚的缓解;第三,明政府取消官妓制度而导致声色市场的缺失,晚明市民社会成熟而导致的"性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全诗以弃妇的口吻讲述一个“负心汉变心抛妻”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谴责和斩断旧情的决绝之心.对诗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几句的理解,历来充满争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8.
梁永国 《现代语文》2005,(12):16-17
<诗经·卫风·氓>作为"弃妇诗"的代表作品,多为高校的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等课程以及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由于<诗经>的地位与影响,历代大师、学者对其注疏、解读,成果丰硕,但也多有分歧.现仅就<卫风·氓>中第五章的"靡室劳矣"一句在目前学界的不同看法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9.
戈萍 《时代教育》2012,(19):179
孔子维护周礼、崇尚周公,但后来却想推立新王来施行其仁德思想,即他所谓的"为东周"。这个转折点应当出现在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时,"知天命"使他顿悟周公"天命靡常"的奥秘。此后孔子仕于鲁及周游列国的一系列言行,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糸床) 一枚,(青)(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糸床)一枚, (革里)(履)一枚".  相似文献   

11.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望其旗靡”之“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版《辞源》、《汉语成语词典》等都释之为“倒下”。许多散文选注本及中学语文的有关参考书亦如是说。近年有人撰文(见辞书研究编辑部编《疑难字词辨析集》)提出新解,释“靡”为“散乱”。我们认为,以“倒下”或“散乱”释“靡”不甚允当。《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此处“靡”字如解作“倒下”或“散乱”,也难惬人意:古代致师的目的在于镇慑敌军气焰、鼓舞本军斗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卫风·氓》有一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各种资料对此句中的“靡室劳矣”解释不一。课本的注释为“家里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三册479页)的注释为“没有家务劳动.意思是丈夫还爱自己,不使自己从事家务劳动。靡,没有,室劳,家务劳动”。“靡”、“家”、“劳”的解释无多大区别,两个注释的意思却截然相反。此句该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随葬衣物疏,近些年来有不少中外学者作过研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随葬衣物疏是在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然而更确切地说,它与内地考古发现的大量自两汉以来的遣册、镇墓文、买地券类文字是相似的,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所以将内地出土材料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进行比较研究,对了解内地与吐鲁番地  相似文献   

14.
叶周易》中有一些诗体爻辞,《中孚》卦的九二爻辞就是其中之一,共四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类似风诗的一章。其含义,古来有不同的解释,争论主要集中在末句“吾与尔靡之”之“靡”字的训释上。此句的“靡”,应通作“弥”,与《仪礼》中所言“崇酒”之“崇”字同义,训为充满。整则爻辞是祭祀傧尸的劝酒辞,可译为:鹤在树荫下鸣叫,幼鹤也鸣叫以应和。我有精制的酒爵,给你满上。这则爻辞是研究西周祭礼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是远方/在召唤我们前行/还是我们的心/已准备好出发。(奔驰汽车广告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三毛)请以"挥挥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新声"的郑卫国风(在卫又称"桑间濮上"之音),或被指为"靡靡""亡国音",或被斥为"淫奔"乐声,千百年来一直与"淫"、"靡"多有牵连,声名不雅.  相似文献   

17.
十、鸡图同笼(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一)思想方法解读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原题的数据为鸡兔头35个,脚94只.<孙子算经>上有两种解法.介绍的都是如何筹算得出结果.其中第二种方法很巧妙,"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一除一减解决问题.教材"阅读资料"中介绍的"抬腿法"事实上就是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千古词帝"李煜,由于经历了从帝皇到囚徒的生活巨变,对人生有了深邃的感悟,在他的词创作中,往往以几个具有绮丽之美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柔靡朦胧之美的意境,具有"柔靡绮丽,语短情长"的艺术美,呈现出他对人生的劫难和悲哀的省悟、沉思。  相似文献   

19.
蜈蚣纹(二)     
脚净蓄’、瑞5.冬冬一脚将戏台的柱子踢断了。廖矜绷舔’吸一、伞8.怎么洗也洗不掉输访\卜成了!足今贫释犷界鼎‘卖件‘些坏l氰兰9.用刀子刮也刮不掉之丫{州l月}厂焦!}15一个背竹筐的独臂汉子出啄门l口本来就在这只胳脾上,可现在已经没有了。袱之笋. l这是为什么‘广{脾蜈蚣纹(二)@范锡林 @方关通~~  相似文献   

20.
许飞 《家教指南》2017,(6):113-120
吐鲁番出土的麹氏高昌国时期的随葬衣物疏中常有一句"若欲求海东头,若欲觅海西壁"比较难解,中日学者认为这是指鬼魂的去处。而从当时吐鲁番汉民族的冥界观来看,鬼魂的去处不是"海"而是地下的坟墓。南北朝时期的买地券的制作者为了避免鬼神烦扰,在落款处常使用替身,并且有的同时给替身一个无法找到的去处。衣物疏作者也使用替身,而且替身有的与买地券相同,因而这句话实际是指替身——张坚固、李定度的去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