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德育低效的内在原因在于目标不明、考评不实、教管分离、师资欠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和德育自身的内在逻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不高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主导者教师的方面探究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高校德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本文从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出发,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以期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等解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认同低效的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者建构自己的品德首先要内化德育内容,而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但在高校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提高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应优化德育内容,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中以往惯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新的客观实际,严重影响德育效果。本文从分析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原因入手,相应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根据新形式要求,系统加以充实、改进,以增强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1.德育的机制缺陷。高中学生一般在16~19岁,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接受新的道德规范的难度较大。此时,如果我们的德育不力,其积累的反面生活经验占了优势,就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的德育生动有效,就会使其自觉剔除积累的反面经验,弘扬积累的正面经验和接受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靳翠梅 《时代教育》2007,(8Z):16-16,19
德育课是学校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德育内容、目标、方法、评价以及社会、家庭等的影响,导致其实效性不强。必须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社会合力,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尽管我国在学样德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德育工作的效果来看,它们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原差距,这是由于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高速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而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的是德育教育。目前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内在机制缺陷的制约,我国高校德育教学正面临严峻挑战。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是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性环保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道德已成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环境道德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当前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薄弱的现状,高等院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德育教育的创新。表从德育教育观念和德育教育体系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德育教育创新的基表要求。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纷繁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德育受教育者个体需要未得以满足和实现、德育目标“高大全”、忽视德育的个人享用性、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方法粗糙、德育方式简陋、德育评价扭曲等原因,高校德育实效性十分低下。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与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走“主体育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德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创新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主线,通过建立科学健康、宽松和谐的德育管理,主辅结合、双向互动的德育途径,依据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培养显示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与网络文化已经对社会、经济、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与冲击,网络文化对高校的德育工作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效果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重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文化的出现促使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从教育创新的高度,研究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大趋势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将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价值观又必须坚持并把握住时代性和主体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确立系统化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知识经济竞争的关键。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当前,高校德育建设在理念和内涵上面临新的挑战,应对挑战的措施是:构建切实可行的德育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建设全员育人队伍。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一种与传统被动式德育相对应的新的德育理论,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德育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保证,以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动因,以特定的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