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玲 《时代教育》2015,(5):101-102
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是学生个体与职业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一个过程,是体现大学生对工作任务、环境、人际关系等的适应的结果,它反映了个体与职业之间通过不断磨合达到和谐的过程,是大学生适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进入职场,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尤其体现在大学毕业生对于职场环境的"不适应",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企业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都是不理想的,导致新入职的大学生表现出种种的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转变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职业认同、企业世界认知、职业角色的确定、职场人际和求职准备五个方面,逐项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环境,适应工作,减少流失率,从而顺利实现职业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谢春辉 《考试周刊》2011,(12):197-198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实践能力不足,与社会严重脱节。因此,高校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职业适应力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日益多样,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普遍提升,但仍存在教学理念有待深化、教学针对性有待增强、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教学资源有待整合等问题。因此,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四个维度入手,注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职业适应力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注能力、职业控制能力和职业好奇心、求职信心,注重开展培养学生职业适应力的体验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注重创新各类职业适应力教学手段,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身份转换,破解部分毕业生频繁跳槽换岗的现实困境,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职业适应力,并以此为着眼点来研究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应对策,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深入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的探索,以研究能动性自我发展的机制为切入点,探究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养成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使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发挥应然的本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提升是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重要体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影响高职生职业适应力的因素包括职业技能适应、职业人际适应、职业心理适应等三个方面,由此高职院校应着力于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校企文化共建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三条路径,以提升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0.
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路径及生涯发展教育提供新思路,以Savickas的生涯建构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概述了生涯建构理论的内涵,并联系实际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生涯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在生涯建构理论内涵——"接纳不确定性,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生涯,创造生命意义,实现自我概念"的指导下,建议高校转变生涯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体系;家庭重视生涯适应力教育,挖掘资源提供生涯探索机会,给予心理支援;大学生自身积极参与生涯探索,悦纳不确定性,增强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存有对专业的茫然与质疑、个人挫败感强、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对人际有较强的不安全感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大学生导师可以制定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专业实践为主线,以团队家庭式辅导为辅助,以专业指导为依托,多渠道互动为保障"。该策略对提升学生学习适应力、保障学生持续专业发展、促进班级团队建设等方面有一定帮助。实施该策略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多做少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与感悟中成长;发挥导师的专业优势,以专业发展与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开展工作;耐心倾听,积极跟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生涯适应力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重点从Savickas生涯适应力模型的四个维度出发,探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适应力的提升策略,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其职业生涯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项综合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欠缺社会适应力的现状分析,并针对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指出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造这个工程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展开并紧密结合,纵向主要是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重在营造一种环境、氛围;横向则是必须在心理和实践行为两个纬度同时进行,重在依据教育规律、强化针对性、注重行为改变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情况,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侯志瑾等人修订的生涯适应力中文版量表和张玉柱修订的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研究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旨在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提供依据。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可知,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择业焦虑程度总体一般。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在年级和是否有过兼职或实习经历的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后可知,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生涯适应力对择业焦虑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构成和工作状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对辅导员职业认知和态度的特殊性,应从增强职业认同,学会职业心理调适;培养职业去趣,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79名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同时还能通过生涯适应力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的间接效应,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9%。生涯适应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小侠 《教育探索》2006,(12):101-102
择业心理是职业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心理困惑、偏差和障碍,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职业心理教育才能解决,家长、学校、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现用人单位趋向用实务型本科毕业生,本文研究经济学本科生的就业适应力的强弱,先分析经济学本科生的素质,即良好地表达能力,较强的解决能力,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其次,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的需求的调查,发现经济学本科生的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的出经济学本科的就业适应力是强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三所军校的864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校大学生的择业影响因素及职业满意度,为部队选拔、吸引和培养生长干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