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各高校在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所采用的形式比较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实际上,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关键和特征,任何脱离具体实践活动的教学都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时脱离思政课特点的一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基于这个认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参观、调研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各高校在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所采用的形式比较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实际上,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关键和特征,任何脱离具体实践活动的教学都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时脱离思政课特点的一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基于这个认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参观、调研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混合式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慕课教学实践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是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双重混合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坚持理论灌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原则开展教学,其价值在于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融合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解决线下思政教师人员不足等难题。以三亚学院为例,大混合式思政慕课教学可通过建立以思政教师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学队伍、线下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并重等步骤改善其混合式思政慕课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4.
雷红霞 《考试周刊》2013,(43):131-132
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探索如何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中,尝试"五个一"校内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大思政课”是一种崭新的思政课教学形态,善用“大思政课”要正确理解站位高远与视野宽广、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教材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教学方法守正与创新等多重关系,真正把思政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社会大舞台。这为思政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聚集育人合力,助力构建思政课立德树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目前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的现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切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以本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为依据,总结归纳出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即协调联动机制、成果奖励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并形成系列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正兴  聂敏 《科教导刊》2021,(3):124-127
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对应高校思政课"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设计开展"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类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思政课"一门课一品牌"的实践育人格局."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开展""全员覆盖"和"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思政课"教学必须突出"要精""要管用"的思想的提出,"思政课"教学必须精简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份量越来越大.然而我们不能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等同起来,对它们作一比较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从理论逻辑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实践教学的内涵是高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遵循;从现实逻辑维度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学供给侧失衡问题突出、课程保障体系有待健全、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有待提升、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的现实困境;从实践维度提出高校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多方面提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知度、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开发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载体、不断升级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期为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渊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并对该课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具体建议:结合实际确立主题;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申报内容要具体;社会实践报告应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实践。总的来说,在调查实践课程上做到了教师有指导、学生有思考、教学有效果,但是也存在学校开展社会调查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社会调查实践中有效指导不足,学生对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该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建立健全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的专项保障机制,充实教师社会调查知识结构和细化学生社会调查实践管理过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成了思政课教学的软肋。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及时且有必要,“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模式是对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构建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开展实践性教学已成为共识。对于怎样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本文认为可构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实施思政课教学部门、学院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维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职教云自身优点、实施的基础条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用职教云平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从实践前准备、实践信息发布、实践实施、实践支持以及评估反馈五个方面,对基于职教云平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对利用职教云平台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对的》从教育实践的全局出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社会公众呈现了一次精彩的思政公开课。它直面当前思政课改革困境的种种缘由,是思政课"课堂革命"的成功范本。节目回归思政课初心,是恢复思政课教师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心灵革命。它回归了思政课应有的实践温度和理论深度,把握了思政课敢于抓住时代"真问题"、讲好"大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思想问题"的主旋律,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多元立体教学格局、现代新媒体技术凸显了课堂的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6.
革命文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并为人民指引着前进方向。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渊源,并彰显政治引领、政治动员和斗争精神特征。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促进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实践教学育人效果,增进革命文化创新传播和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探究、参观体验和生产劳动等实践教学方式,促进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在开展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时,可以拓展学习内容,将"学习强国"的相关内容引进教学平台;也可以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实现"直播课堂+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设立"思政课的故事"专栏.  相似文献   

18.
<正>由董方侠等人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一书是供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使用的教材。该书从高校思政课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视角出发,全方位探索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三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明晰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范畴,阐明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结构框架、组织程序、保障机制与教学评价。该书不仅对理论进行探究,还融合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  相似文献   

19.
面向"实践"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克服现有实践的困难、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以课堂为依托,通过校园和社会的实践平台,来完成教学的目标,实现了课堂、校园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克服了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单一性、实践形式主义和资金不足难组织的弊端,提升了思政课的地位。这一教学模式包括课前设置布置问题、课前实践解决问题、课上交流讨论问题、融合教材内容分析问题、创设新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更深的思考和过程性考核六个循环往复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双微"平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帮助思政课教师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解决实践教学难题。在"双微"平台,教师可以灵活开展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