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因其种种缺点经常遭到人们的否定和批判。《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是汤显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这一永恒矛盾,建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尝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不能与才子佳人式小说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
在《女勇士》中,空间不仅是小说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而且与小说人物的命运相连,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作品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女勇士》描述的空间意象较多,大致可分成对照分明的两组:井和房间等封闭的空间,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禁锢,被束缚的女性在沉默中丧失理智或者死亡;龙所象征的开放空间,既包含传统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体现了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星球观。《女勇士》讲述了一个华裔美国少女如何突破种族和性别的樊篱,走出沉默,走向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是古代社会崇尚"和"的人际关系的结果,其中人物化解矛盾冲突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相通。《西厢记》中"白马解围"、莺莺失身、老夫人认可等推动情节转变的事件,都是剧中人物利用人情、脸面等资源化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女性文坛新秀斯蒂芬妮.梅尔创作了《暮光之城》吸血鬼系列小说。这部小说自面世以来就广受大众的追捧和推崇。但时至今日,国内外关于该作品的学术文章寥寥无几。本文试图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视角分析《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人物塑造、环境氛围描写及主题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具有明显女性哥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曦 《考试周刊》2012,(6):24-25
“女性哥特”被阐释为体现以男权为主导的性别身份观对女性个体造成的影响的有效载体。“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在于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在父权社会受到的禁锢。《弗兰肯斯坦》通过塑造怪物这一形象与男权社会的代表弗兰肯斯坦的斗争,集中体现了这种矛盾。同时,利用“封闭意象”体现了女性所处的现实环境。女性哥特小说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汀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深入的描写。本文主要从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角度对这部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女性意识在这部作品中的萌芽状态及其局限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在批评界受到了热烈欢迎,尤其是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更是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过,对于作品中自然意象所反映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阐释《简·爱》中自然意象在简爱女性意识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简爱女性意识沉睡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雨中的猫》和《一小时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研究两者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相同的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挖掘其共同的主题: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幻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用艾芮格瑞的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商人的故事》里女性意识的缺席。首先,文章对于近年来关于乔叟的女性主义评论作了一个大概的总结,针对其中普里西拉·马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从马丁指出的故事的一个意象出发,把女性意识在故事中的缺席分成两部分进行论证。第一部分指出"春月"作为女人,并没有在故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这表现在两方面:她没有自己的声音;故事有意回避对女性性欲的直接描写。在第二部分中,文章逐一分析了构成这个故事的三种男性意识:"冬月"的,商人的和读者的,指出故事所揭示的并不是"春月"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实际上是关于这三种男性意识和他们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裘娜 《双语学习》2007,(3M):82-82,84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流行的伤感小说,惊险传奇的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以自己的创作表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独辟蹊径,起了为现实主义铺路的车前石的作用,她对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和资产阶级的买卖婚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表现了进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白鹿原》是一部气势磅礴、意义深厚的长篇小说,它成功地通过一个家族史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人的生活,男性虽然贯穿了整部小说,但是女性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的生活境遇、命运在这关中平原礼教吃人的环境中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在小说《白鹿原》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消解了传统的男性中心话语权。在一定程度 上构筑了女性主体意识。但作品中宣扬的恋爱规则与婚姻范式,却暴露出其沿袭男权社会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这种进步与局限性共存的蒙昧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傲慢与偏见》独特的女性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王琦瑶为叙述中心,以古典油画般的笔触描画了一系列场景,作者的生命体验、童年记忆与读书阅历丰富了她所描绘的场景,形成了一系列空间意象。然而作家所构建的空间意象多带有她的个人意志,在这些空间意象上附加能够使人物命运成为必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女作家对女性境遇的揭示和女性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民族特色。她们注重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探寻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把批判的触须不仅指向现实中的男人,而更多地指向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陷,开辟了一个女性自我审视的依域,使女性文学走出了男女两性单一的性别对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确立为基础,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美德,确立新的女性人格。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7):22-23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中蕴含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种弘扬人格独立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实情况、个体意识差异等层面探讨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文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来探讨她的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当然,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其女性意识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对传统文学的崇拜以及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相比《傲慢与偏见》中清新浪漫的爱情,《胎记》的婚姻悲剧显得阴暗沉重。同样出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男权社会大背景下,同样是两位美丽动人的女主角,她们的婚姻与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这一角度着手,通过对两名女主角的个性心理及其婚恋态度的分析与对比,剖析女性意识在婚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不同女性对爱情婚姻的不同追求,站在女性视角,以细腻的笔法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类型的婚姻进行分析,以伊丽莎白的爱情为切入点,探讨了当时英国社会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并从现实的角度给我们当代年轻人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流行的伤感小说,惊险传奇的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以自己的创作表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独辟蹊径,起了为现实主义铺路的车前石的作用,她对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和资产阶级的买卖婚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表现了进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