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仿佛就在昨天,可是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2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以真理标准讨论为始发点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一步一步地冲决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樊篱,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真理标准讨论,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紧密相连的,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紧密相连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有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加的、永载史册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我们这样来评价关于真…  相似文献   

2.
报纸评论要抓普遍性迫切性根本性的问题参加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体会王强华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  相似文献   

3.
20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中国大地上展开。真理标准的讨论激起了思想解放的大潮,全国人们在反思、在探索: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如何看待文革前17年的成就,是走“两个凡是”道路,还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大讨论,首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指明了正确方向。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真理标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图书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由量变逐渐走向质变。在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面临新的转变,本文将从儿童文学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表现形式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儿童文学品牌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为开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的。通过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这场讨论的重要性,会议公报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周年。回顾30年前这场大讨论,我们发现当年《人民日报》为配合这场大讨论,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民主与法制宣传。纵观党报历史,民主与法制的宣传为数不少。但是,1978年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民主与法制的宣传,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正是通过这场宣传,打破领袖迷信,使领袖由神变人;正是通过这场宣传,动员广大民众,对大讨  相似文献   

7.
1978年11月28日,一纸命令将我从遥远的云南边防某部正式调入解放军报社编辑部. 此前,我已在军报总编室"借调"工作一年半,经历了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整个报道过程,对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大震荡、大变化多少有些懵懂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出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一天,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此文,从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果说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军的嘹亮号角,那么,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便是这进军号角的前奏曲。依据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我们的党和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的实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党的马克思主义恩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从…  相似文献   

9.
李荣珍 《档案》2008,(6):11-14
1978年至1979年全国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意义深远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促进改革开放进程向前发展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扫清了思想障碍,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讨论的时间初起于“左”倾思想导致的思想混乱时期,能否明辨是非,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次全国大讨论中,甘肃省委表态较早,旗帜鲜明地支持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评论员的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甘肃省委又在1979年集中全省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使得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是非,  相似文献   

10.
继续解放思想永葆蓬勃生机———写在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之际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20年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起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刘涛 《现代传播》2005,(1):97-100
2004年岁尾, 中国传媒大学2004 级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展开了一场关于“电视艺术: 存在及其未来”的学术讨论。事情的起因是该专业文艺美学方向博士生刘涛的一篇文章《审美地存在着———中国电视艺术应有之境》, 在中国传媒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仲呈祥先生将此文在课堂上作了郑重推介, 激发了众位博士生们参加讨论与争鸣的热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先生主持了这场讨论。事实证明, 在两位先生的引导下, 本场讨论沿着以学术为本、以真理为本的道路, 保持了正确的方向, 而且走向了深入。对此, 仲呈祥教授的评价是:“《审美地存在着》一文从哲学层面观察电视艺术创作现状, 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间‘深刻的片面’与‘片面的深刻’都值得关注, 而博士们的积极讨论正体现着一种激活思维, 启迪智慧, 探讨真理, 和而不同, 力图走向全面、辩证的努力。”曾庆瑞教授的评价是: “当前电视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深深忧虑的现象, 有许许多多病态的文艺思想和劣质的文化产品充斥荧屏, 这样一群肩负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博士生们来积极探讨‘电视艺术: 存在及其未来’的沉重话题, 是尤其令人欣慰的。”  相似文献   

12.
九月二十二日,上海市出版局党委召开科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交流市委宣传工作会议讨论、贯彻情况。局党委负责同志就前一段的学习和下一步安排讲了话,着重讲了真理标准讨论问题。局党委认为真理标准讨论是新形势下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开展对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仅从上海出版物的内容变化,就可看出它的重要性。两年多来,上海出版物首先突破了不许出外国古典文学的框框,出了一本《斯巴  相似文献   

13.
一、实践问题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1980年着重对实践本身的有关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是:什么叫实践?实践有几个要素?实践有哪些特性和形式?实践怎样检验真理?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用主义实践观的原则界限在哪里?等等。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类型作品都比较丰富,我国少儿出版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有数据显示,2004年,未成年人出版物增长幅度在40%-60%之间,由过去的4000多种增加到了1万多种。有关人士认为,这些数据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图书出版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继承走向创新,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概念化走向个性化。但是繁荣的背后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创文学是否代表新主流阅读,新主流阅读是否存在新的主流元素。由中少社发起主办的“中国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趋势研讨会”于11月13…  相似文献   

15.
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本刊评论员20年前的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樊篱,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观点的地位,成为当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求实务真精神在一版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而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先导,从此开启了一个时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相似文献   

17.
幸峰 《大观周刊》2011,(20):108-108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周年,在这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们不会忘记共产党举起民族自救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被中华民族奉为真理,多少人凭借着它走向了成功辉煌之路。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呢?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被中华民族奉为真理,多少人凭借着它走向了成功辉煌之路。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呢?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关注时事热点的方式从报纸走向了电视,又由电视走向了网络,我们的消化方式也由笔记本走向了网络,有了诸多的平台进行观点分享和讨论,而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便是网络论坛了。WEB2.0的时代,论坛发展百花齐放,然而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和异同点,笔者将从百度高校贴吧的发展与衰弱为出发点,剖析现今活跃的论坛模式,以求探讨互联网时代下论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最终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