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淳释“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的“紬“为“抽彻旧书故事而次述之“未尽得,此“紬“字之义当以读为的;张守节在引用《括地志》对《史记》的正义过程中,为方便行文,往往根据被正义的对象以己意改变原文的样态;“枝梧“应当与“支吾“或“吱唔“通,即不敢吭声、说话之意;项羽建立过政权,而《项羽本纪》却用“汉“纪年,此盖因司马迁身处汉朝而奉汉为正使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专题研究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的住置是无可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在小说主题、结构及人物等方面帮助学生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同时借助传媒手段,采用对比教学、问卷调查等方法,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师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书,思精义奥,语汇丰富,文献上能印证者不多,因而词句未能得到真解者甚夥。本文拟就"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擢德塞性""观雀蚊虻"等词句进行校注,力求因文求义,言之成理,切合原书之义。  相似文献   

4.
《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维综合利用当时新发现的各种文字对《诗经》作了广泛的考释,而且提出“二重证据法”理论,起了奠基者的作用。20世纪考古发现的许多新材料,如甲骨卜辞、敦煌卷子、金文和平山三器、鲁诗石经和鲁诗镜、吐鲁番《毛诗》残卷、阜阳汉筒《诗经》、郭店楚筒、战国楚竹书等,必将对诗经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家村札记》在杂文史或者说新中国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面世时其作为政治文本的一面远远大于其文学性的一面,并且留下的研究资料也多为政治方面的,对其作为文学文本的研究远远不够,其作为文学文本对研究当时的文学现象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作为政治文本的《三家村札记》和作为文学文本的《三家村札记》及对其的研究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7.
本对上博简(孔子诗论)释的部分内容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王引之《经义述闻》、杨天宇《仪礼译注》、彭林《仪礼全译》、胡培翚《仪礼正义》为参考,个别篇以《武威汉简》为对照,运用引申推义、搜寻古训、归纳演绎等方法,择“缩霤”(《乡饮酒礼》)、“为大烛”(《燕礼》)、“栗阶”(《燕礼》)存疑之处,阐发己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杨天宇《仪礼译注》和彭林《仪礼全译》为参考,运用归纳文献用例、内部求证等方法,对郑玄《仪礼注》与王引之《经义述闻》存在分歧的地方,择取“孝友时格”(《士冠礼》)、“某得以为外昏姻之数”(《士昏礼》)、“布席于奥”(《士昏礼》)三则,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0.
《背影》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白清先生在他不很长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如大家熟知的《春》《绿》《荷塘月色》《匆匆》等,其中《背影》一文是不着粉黛,纯用白描的诚朴之作,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为什么一篇短小的文章会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呢?笔者试图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1.
李博 《文教资料》2009,(18):68-70
<经律异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成部流传的类书,在各版本大藏经中均有收录.笔者以<中华大藏经>本为底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为校本,对<经律异相>一书进行了校读,并就其中一些文字问题进行了梳理、考释,写成札记若干,以期对阅读<经律异相>一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读程树德《论语集释》,得若干条。“人焉度哉”,“度”当解作“匿”;“君子周而不比”,“比”当解作“密”;“造次必于是”,“造次”当解作“居于高位”;“君子怀刑”,“际刑”当解作“思刑罚之中节与否”。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集札记》是陈澧选评的唯一一部文人集,从中可见他对陶渊明的深深崇敬与独到解悟。研读《陶渊明集札记》,对了解陶渊明的接受史和陈澧本人的思想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读本》中"刽子""熬肉""多样时""一家"等的注释尚有不足。在近代汉语中,"刽子"常用来称呼执行死刑的人,下面并不脱"手"字;"熬肉"的"熬"指"干煎;"而并非"在微火上煨熟;""多样时"即"多时","样"不是误字。"一家"在文中指每人,不是"大家"。这些用法在近代文献、相关辞书以及各地方言中可以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国吴韦昭注是目前关于《国语》最早的注本,对研究《国语》有重要价值,然其中有一些注释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国语》韦昭注10例加以辨正,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史记》《汉书》过程中,颇感其记述及注释有可疑之处.今摘取其中三例,求证于方家:梁玉绳关于《史记》《汉书》所载张良卒年皆误的说法并无根据,实则二书皆存正确之可能;公孙弘年寿及生年《史记》《汉书》所载相异,是历法中并本、除本的区别;《史记》所载汉武帝元光年号非司马迁本记,应为后人所追记.  相似文献   

17.
晋人创作的《孔雀东南飞》是著名的乐府诗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亦有多家注解。不过,有的注本对文中的某些词语不甚了解,从而致误。选择其中一则以就正于方家时贤。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9,(2):101-104
《孟子》首章"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应遵从传统解释,意为从万中取得一千,从千中取得一百。"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一语,据廖平校订,当为"王者之迹熄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据宋王元泽所见《孟子》古本,当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为书"。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史记》、《汉书》过程中,颇感其记述及注释有可疑之处。今摘取其中三例,求正于方家。分别为《史记志疑》志疑一则;公孙弘年寿及生年;关于汉武帝元光年号的一条史料。  相似文献   

20.
芦苇小筑 《家长》2009,(8):92-93
我不认识薛瑞萍,但我视薛老师为知己。 说不认识,是因为素未谋面。视为知己,是因为她写的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