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故事中历史教师精湛、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令人折服,震撼人心。它源自于五个字:用一生备课。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存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可见课前准备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好课要多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作了33年的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6.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着33年教龄教师的一节公开课,讲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听课教师都入了迷。课后,一位教师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教师这样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生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叙了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的情景:听课的人们“听得人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① 的确,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  相似文献   

8.
魏霞 《河南教育》2013,(4):42+3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1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多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有人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一辈子与40分钟,苏霍姆林斯基用案例的形式,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好课,是磨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课外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及一位老教师备课的事,很发人深思。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博得听课者的热烈赞扬。课后,有人问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这位老教师的回答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备课经验。他所说的“准备了一辈子”,并非说为了上这一节课,要用一辈于的时间来备课、写这节课的教案;而是说,教师平日在读书、接触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了三十多年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课后有人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准备了这堂课?”他笑着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现场准备只花了15分钟.”  相似文献   

13.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有位年轻教师对这位特级教师说:“您的课太精彩了!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两个小时吧?”这位特级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大半生!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倾我一生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内容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我只用了20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以外,为其教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备课”。所以,  相似文献   

14.
改错题精练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有位年轻教师对这位特级教师说:“您的课太精彩了!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两个小时吧?”这位特级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大半生!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倾我一生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内容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我只用了20分钟。”确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的课堂教学以外,为其教学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视为“备课”。所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精典故事:一个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观摩课,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教师们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一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课吸引住了。课后,一位老师问“: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一段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用终生去备每一节课。怎样才叫用终生去备课?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准备教案的认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了30多年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精采的观摩课。课后有人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准备了这堂课?"他笑着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现场准备只花了15分钟。"为此,我们还是要先解决对准备教案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个为很多人所熟知的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花了多长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  相似文献   

19.
我在湖南省某县乡中学任教时,曾听过一个初中英语教师的故事,他是刚从师专毕业的新教师,专业基础很扎实,平时很好学,也很追求上进。这个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上课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一节课,他注意到有两个学生在窃笑,他悄悄地走过去,结果看到他们俩在看书上的一句话,写着:我X某老师的妈……他一看,不禁火冒三丈,立即给了一个学生一个耳光,并把他的头往墙上撞去,这个学生坐在靠柱子的地方,这一撞刚好碰在柱子的棱上,血从学生头上流了出来。这时,教师和学生都慌了,赶忙去医务室。幸好,只是一点皮外伤,但这一来,这节课就被这件事耽搁了。  相似文献   

20.
一、从一节课想到的 2001年9月,在某基层学校听了一节课,对我的触动很大.这是一节初中探究型学习课.教师在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很有意义的作业:观察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你感兴趣,并准备进一步研究的现象或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