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列宁在经济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的翻译出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历了两次高潮,呈现出若干传播特点;它的翻译出版从文本比较的角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帮助人们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列宁曾担任前苏联最高领导人,他不仅领导苏联人民在探索苏联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建设也有积极探索。文章主要分析了列宁对前苏联工业化的认识,探讨了列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途径及其对当代俄罗斯经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工役制是农奴制残余的重要部分。工役制的采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改革后它在俄国很多省份以多种形式广泛流行,工役制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停滞的技术为基础,以地主与农民之不可分离的联系为基础,因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7年间连续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列宁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谱写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本文将从列宁在十月革命前的理论准备和革命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名乌里扬诺夫。187...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理论是列宁晚年重要的理论遗产之一.列宁晚年领导苏维埃俄国实行轼略“退却”,其直接原因是经济、政治的危机,而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文化困境的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蕴意、实现经济强国的现实诉求、发展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外在压力共同促成了列宁晚年异常注重俄国的文化建设.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重新厘清列宁晚年异常注重俄国文化建设的背景,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关系起源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劳动分工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俄国农民中地主农民地位最低,依附程度最深。因此地主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对19世纪上半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总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在俄国经济发展中直到主导作用。农民经济优于地主经济,农民经济产量高是主要标志。农民分化性质取决于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部总和。农村渐进性进步发展的重要特点在于,这种进步是以广大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恶化,只有少数农民地位改善,农民经济难以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经过反复思考,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农村公社如何达到高度发达。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恩格斯研究表明俄国农村公社不可能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通过把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在理论依据上是相同的,他们的研究起点不同,他们这一思想对指导生产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861年沙皇政府宣布废除农奴制,标志着俄国正式步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此次改革很不彻底,俄国农村存在着资本主义与半封建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地主经济,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地主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农业化的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1861~1917年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揭示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影视作品中选出适合学生欣赏的作品,怎样组织课程最大化发挥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解构影视作品对教师来说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俄国影视欣赏>教学中的尝试,就如何上好这门课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进行下研究。列宁结合1905年革命的经验,科学地研究了俄国这个时期的上地问题,找出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指出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并构成了这个革命的民族特点,提出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必须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化。列宁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国家.19世纪后半期美国政府实行的面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及时引进和利用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工业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广泛吸收和利用外资,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敞开国门、广纳移民,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专门技术人才.19世纪后半期美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和成功经验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列宁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批判.列宁的批判运用了科学方法,包括用历史分析法把握民粹主义发展趋势,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法说明民粹主义的理论错误,运用比较分析法说明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在运用科学方法展开理论批判中,列宁坚持整体性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坚持辩证思...  相似文献   

13.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面临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史观应用于指导落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仅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和标准,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而且还十分重视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揭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开创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改革与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的美国教育改革是美国内战后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观的根本改变和西方大国的竞争等各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美国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投资、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内容广泛而且具有特色。这次教育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主要是指利用机器大工业、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国家建设的思想。它发轫于鸦片战争后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思想中,并随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脚步,经历了“以商立国”、“定为工国”、“棉铁主义”的思想历程,一步步走向深入,集大成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它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探索如何使国家富强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7.
郭桂平 《课外阅读》2011,(12):399-399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都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从工业化的政治保障、发展模式、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及依靠力量等方面对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契合之处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劳动纪律教育是列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旧社会不良习气浓厚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劳动纪律教育的思想。围绕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纪律教育的地位、实质、内容、原则,列宁深刻阐述了苏维埃政权下开展劳动纪律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把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作为劳动纪律教育的本质规定,积极倡导遵章守纪教育、履职尽责教育、服从指挥教育、警示惩戒教育,坚持在劳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新纪律的原则,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提升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动纪律约束提供了思想材料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