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笔触,抒发出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秋景的热爱,以纸为琴,以笔作弦,演奏了对故都秋景的一曲无声颂歌。这曲颂歌之中,却处处透出淡淡弥散于作者心底的"悲凉"。本文重点分析了《故都的秋》中"悲凉"的具体表现,并从作者身世造就的"悲己"气质、古典文学浸染下的"悲秋"情结、黑暗时代下的"悲世"情怀等方面重点探讨了郁达夫钟爱故都之秋"悲凉"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每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总感到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寂寞和无可奈何的感伤与凄凉,怎么也不像须眉壮士的风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天是妩媚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是热情的。那么,秋天呢?古人多悲秋,今人多颂秋,文人墨客对秋天情有独钟,他们用自己的真情、意愿诠释着秋的内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风中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眼中的秋景则绚丽多彩;“看万…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与作者的情感形成映照,蕴含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物哀美学的思想。本文以物哀美学的视角来对《故都的秋》中蕴藏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秋之悲凉、词之细腻、情之真切三个层面来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对故都、故国的怀念与热爱。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作者敏感悲凉的心境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两方面探寻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悲凉之美的深层内蕴.  相似文献   

6.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故都的秋》是集中体现郁达夫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和艺术特色的一篇散文,其思想内涵深刻而悠远,极富人文色彩与平民意识;其艺术表现手法别具一格,低沉而细腻.  相似文献   

8.
辜玢玢 《师道》2021,(4):47-48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将秋天的特点概括为“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他主观地过滤掉热闹的、喧腾的秋景, 留下的是那些“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 的秋。教师们通常会以此为线索, 将文章分解为几幅秋景图,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解析秋景的要素来感知其美。事实上, 学生很容易从视觉直观上感知到这些秋景图是美的, 但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是美的, 以及什么样的大自然能够称之为美, 似乎就难以言达其意了。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秋似乎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当代散文中写秋颂秋的亦属多见,但真正有生命力的文章却为数不多。而《故都的秋》正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篇。在我看来,正是无处不有处处存在的平民意识为文章注入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故都的秋》点明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三个特征。历来赏析文章对“清”“静”特点的阐释比较清晰,而对“悲凉”的阐释多是从景物描写中去理解和概括,深层原因有待我们更深入探究。从“生命认同”“文化认同”“审美认同”三个角度来探讨“悲凉”产生的原因,解答作者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故都的秋》中包含大量的景色描写,教师应引导学生鉴赏这些景色描写,让学生在对比中、在勾勒中、在品味中不断体会作者寄予在这些景色描写中的思想情感,进而产生心理触动和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调虚无、哀伤、悲悯,又极尽含蓄蕴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禅意,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本文拟以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为例,从生即是苦、虚无之美、物哀之美、幽玄之美几个方面来分析贯穿川端康成作品的佛禅精髓。  相似文献   

13.
<正>《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名篇,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教学者一直争论不已。本文从郁达夫的个性气质的角度来探究郁达夫融注于秋境中的情感,辨析他的"悲秋"和"颂秋"中的个性化立场和态度。一、没有"悲秋",何来"颂秋"产生"悲""颂"两种不同的理解有文本的原因和作者情感复杂性的原因。从文本的角度看,文中呈现出的情感变化的总体脉络是由淡淡的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长期以来,是悲秋还是颂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截至目前,争论的结果有二:要么各执一端,自圆其说;要么游走两端,折中处之。但无论哪种解读,都会造成祗牾:既然颂秋,何来悲凉?既然悲凉,何来颂秋?这也势必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似是而非,迷糊而过。窃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该文的题材都作出了众口一词的误判: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5.
邬梅 《文教资料》2012,(29):49-51
语文教师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为了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另辟新径地去解读文本。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梁萌萌 《文教资料》2012,(13):25-26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这是铁定了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三个“来得”句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这也是铁定了的。我并不想提出什么异议,因为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见解的地方。但从8年前由我拟题的一次新教师招聘,  相似文献   

18.
蒋文清 《湖南教育》2008,(12):43-44
我们知道,“清”“静”“悲凉”是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把“清”和“静”当成一种美来欣赏好理解,但“悲凉”也成了审美的对象,则有点出乎常人经验。因而如何理解郁达夫对“悲凉”的独特感悟,正是教与学走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散文中的名篇,研究的人也很多.但从"味论"角度研究"故都秋味"的比较鲜见,更无深入探讨.从"澄怀味象""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太羹之遗味"三个审美视角剖析文本,能获得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相似文献   

20.
师:(导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70多年前的著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