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究单壁碳纳米管(SWCNT)在金属粉末表面的均匀吸附机理,利用Zeta电位仪研究了SWCNT依靠静电吸引作用在微纳尺度铝片表面的均匀吸附行为。在静电力吸附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并调控不同金属(镁、钛、铁、铜)粉末的表面Zeta势数值,确立了金属粉末Zeta电位与SWCNT自发吸附可能性的相应关联,即SWCNT与金属粉末相反的Zeta电位值是实现SWCNT在金属基体中自发、均匀分散的关键。本研究为制备具有良好CNT分散的高性能CNT/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制备思路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用乳液聚合法在水介质中合成了带不同电荷的乳液粒子,通过检测流动电位测定乳液的电动性能.通过测定zeta电位和聚合物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量,研究了有机乳液聚合物与水化水泥粒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阴离子乳液从水泥孔隙溶液中吸附大量的Ca2+,水泥粒子zeta电位证明水化水泥表面能吸附乳液粒子.通过zeta电位和用沉淀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得到的乳液在水泥表面的饱和吸附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以P(AA—AM)超大孔水凝胶(SPH)为基体,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第二聚合物网络单体,采用分步法合成P(AA—AM)/PDMDAAC互穿网络超大孔水凝胶(I—SPH),利用FTIR、SEM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将I—SPH应用于吸附染料。结果表明:可成功制得I—SPH,且I—SPH仍维持良好的孔结构;I—SPH对阳离子红染料(X—GRL)及酸性蓝染料(5GM)的脱色率分别为90.7%、97.6%,吸附容量分别为8.98mg/g、9.73mg/g;第5次重复使用,其脱除率仍分别达80.3%、90.4%。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煤和矸石在不同p H下的Zeta电位,结果发现,煤的Zeta电位随着p H的增大而增大,矸石的随着p H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通过提高单体浓度,降低反应温度及引发剂浓度,合成高分子量阳离子型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的方法及提高单体转化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纳米γ-Al2O3,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和N2的吸附-脱附技术、Zetaplus电位测定,对所得的介孔纳米γ-Al2O3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介孔纳米γ-Al2O3在静态条件下对La(Ⅲ)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纳米γ-Al2O3对La(Ⅲ)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缓冲底液(pH6.40)中,甲磺酸吉米沙星(Gemifloxacin mesylate,简称FACTIVE)在汞电极上可以发生还原反应,测得了还原反应的峰电位,该还原峰为典型的吸附峰;测定表明,吸附于滴汞电极上的粒子为甲磺酸吉米沙星的中性分子,通过实验测得了待测物在滴汞电极汞滴上的饱和吸附量,测得了FACTIVE分子在汞滴上吸附后所占电极面积,实验证明待测物中性分子在汞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实验表征了吸附系数,25℃时的吸附自由能,电极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汞滴表面反应速率常数;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FACTIVE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选用ZrO2(5wt.%Y2O2)和Al2O2为粉体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基氧化铝(YSZ/Al2O3)复合陶瓷,研究了悬浮体的Zeta电位、分散性、流变性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pH=9~10附近、选用SD-00为分散剂,加入量为1.0wt.%,粉体最佳配比为70wt.%ZrO2(5wt.%Y2O2)和30wt.%Al2O3获得固相含量为50Vol.%的悬浮体,制备出了均匀致密、高强度的YSZ/Al2O3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9.
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印迹分子、引发剂、单体和介质的配比及介质的种类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n(咖啡因)∶n(AM)∶n(EGD-MA)=1∶4∶20时,在乙腈介质中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较小、形态与吸附性能较好、最大表观结合量为34.4071μmol/g.  相似文献   

10.
采用陶瓷微滤膜,以硫酸法生产的TiO(OH)2粉体浆料为对象,研究了洗涤过程中粉体Zeta电位变化对粉体分散性影响。实验考察了操作压差、错流速率、洗涤次数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确立了操作压差和膜面流速分别为0.12 MPa和1.5 m/s较为合适该体系参数。随着洗涤次数增加,物料中电解质浓度不断降低,粉体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作用增强,渗透阻力降低,渗透通量提高,粉体分散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流涎法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的共混膜(CS/PVA).研究了共混膜吸附剂对SDBS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浓度、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和Tempkin方程.在热力学研究表中,ΔGo〈0,ΔHo〉0,ΔSo〉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介孔分子筛MCM-41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模板剂,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氨水(NH3.H2O)为碱性介质的条件下在常温下快速合成出了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合成的MCM-41具备高的结构规整度。将该MCM-41作为吸附剂,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CM-41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pH值均影响其对铅离子的吸附率;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其等温吸附行为可以用Langmuir等温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下,用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扩散三乙胺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5)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水的含量,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MNMOF-6的形貌为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每个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100纳米,样品MNMOF-7,MNMOF-8和MNMOF-9的形貌分别为棒状、针状和带状,我们对不同形貌的MOF-5纳微米颗粒的氮气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稻壳制备生物质碳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稻壳生物质炭粒径、投加量、溶液pH值、铬(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L 0.20mg/L铬(Ⅵ)溶液中,稻壳生物质炭投加量为0.10g、温度为40℃、pH为2、反应时间60min时,稻壳生物质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8.90mg/g.稻壳生物质炭对铬(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纳米TiO2富集分离-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环境中的Hg(Ⅱ)、苯基汞,考察了两种形态汞在纳米TiO2上的富集、分离行为。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纳米TiO2吸附Hg(Ⅱ)、苯基汞影响显著,最佳pH值分别为9.0、10;纳米TiO2对Hg(Ⅱ)、苯基汞的吸附速度快,最佳吸附时间均为12min;φ(HCl)=15%时,对Hg(Ⅱ)和苯基汞的洗脱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介孔炭是吸附材料中孔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材料,其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该文通过改变模板剂与碳源质量比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材料,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研究了合成材料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活性艳红等目标污染物的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采用挥发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介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介孔材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控制溶液的p H、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研究合成介孔炭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孔径在1.286~3.008 nm范围内可调控,并且孔径分布最均匀的介孔炭对不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15.55~24.83 mg/g之间变化,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对相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8.75~24.83 mg/g之间变化,合成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110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考查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在HAc—NaAc体系中pH=5.73时吸附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81.75mg.g-1;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3.39×10-5s-1;表观吸附活化能Ea=17.52kJ.mol-1;吸附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热力学参数ΔH=43.31kJ.mol-1,ΔG=-15.24 kJ.mol-1,ΔS=0.196kJ.mol-1.K-1;HCl和CdCl2使树脂的吸附量减少,而MgCl2和NaCl对吸附量基本没影响;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方法讨论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辛可宁为模板分子(T),甲基丙基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基酸甲酯(MMA)为调节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MIP组成为nMAA∶nMMA∶nEDMA=2∶7∶7∶10时,其平均粒径为580 nm,平衡吸附与释放实验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对辛可宁有较好的分子识别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纳米TiO2对铊的固相萃取性能,考察了吸附的最佳pH值和吸附容量。实验表明,在最佳pH条件下,铊定量、快速地被吸附在纳米TiO2上,275,293,313 K时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44 mg g-1,4.10 mg g-1,4.88 mg g-1,等温吸附线呈现可逆的Langmuir吸附形式。标准吸附自由能变ΔGθ为负值,表明该过程属自发的吸热反应。被吸附在纳米TiO2上的Tl(Ⅲ)能采用100℃水浴恒温10分钟定量洗脱,回收率达到98.24%。铊的检出限为0.49μg 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2%,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水样和多金属结核样品GBW07296中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