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新自由主义及其教育理念 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凯恩斯主义相左的西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可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扩大社会福利。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新自由主义则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主张企业私有化、经济自由化,反对国家干预调控等。  相似文献   

2.
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上,学者们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的研究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比较多,关于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往往将作为理论形态的新自由主义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混为一谈,过分强调批判和抵制,较少发掘其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以自由放任为原则,以私有制为基础,强调市场至上,反对国家干预,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对新自由主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中某些合理的戍分,从而健康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四方面论证了自由主义在中国无法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首先,从自由主义在西方的概念出发,论证自由主义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种种歧义和障碍。其次,通过梳理自由主义在西方实践的衰弱历史和分析自由主义理论本身的缺陷来说明自由主义无法回应历史的发展。第三,论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最为不清晰,并且从其在中国的实践来看,它也是以脱离中国实际而告终。最后,通过分析自由与传统的关系、功利主义的弊端和自由主义没能抓住中国的真正问题这三个方面,阐述自由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作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它浮浮沉沉的历史就是和“国家干预”之手不断斗争的历史.新自由主义之所以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不是大无畏地为了帮助所有国家走出经济困境,而是在为资本的全球垄断铺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与新自由主义新一轮的斗争中,中国对待“新自由主义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曾对国际经济法框架产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在国际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其弊端开始显露,理论危机重重。对此,应当采取两分法的审视态度,并在审慎的基础上作出明确而理性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简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经 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分歧是,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而国家 干预主义认为不仅需要市场机制,还必须强调政府调控。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一方 面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 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和地区,那个国家和地区就会遭到巨大风 险和灾难,甚至成为重灾区。我们要警惕新自由主义企图误导我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随着英美等国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新自由主义,许多面临转型的国家盲目的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但其结果却不容乐观。这里从介绍新自由主义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出发,着重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蔓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得出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利弊所在。根据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利与弊,并对我国应对新自由主义在我国传播的态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以及其逐渐在西方经济学中居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随着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同时其理论缺陷和实践误区也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实施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无一例外的出现了经济衰退,重灾区主要有苏东地区,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一方面引发了当代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引起人们对新的经济理论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指导西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释“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开始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提出,一代又一代的西方经济学大师都在孜孜不倦以求得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臻于完备。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生产停滞”的顽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灵,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指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乘势而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证了向量(矢量)名词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探讨了与向量有关的中国早期的数学、物理教学和研究,梳理出向量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中文译本。这些译本良莠不齐,除了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的译本质量较高外,别的译本不够严谨、忠实,有的还存在惊人的抄袭现象,甚至出现了所谓"续篇"的伪译本。该作品在中国译介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怪象,一方面证明了它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需要正视并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13.
中苏论战对中共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论战期间,中共中央组织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整理发表了对苏共和其他党的批判文章以及相关修正主义者的言论和著作;在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中苏论战情况和中共中央的政策观点。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影响日益扩大,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督教借不平等条约中的规定强行进入中国;二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同;三是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心理史学在西方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被介绍到中国。心理史学在中国传播的早期阶段,主要以对国外有关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为主。随着研究的日渐加深,中国学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开始运用近代实验心理学的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心理史学的引入是与当时诸多学者积极促进历史学的科学化密切相关,为中国新史学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与此同时,何炳松、莫东寅等学者均意识到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差异,并对心理学在历史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质疑。考察心理史学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过程,可以透视出我国学术现代化道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歌德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纵观百年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歌德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近现代历史的时代因素和社会思想变革对于歌德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所关注的正是歌德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国学者与古人相联系来看待、认识歌德及其浮士德精神,指出了歌德及其作品中蕴含的一种人生积极奋斗精神。在对歌德及其浮士德的研究接受中,中国学者对歌德及其浮士德精神的阐释中也蕴含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蒲生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29-3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四川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近代时期是一个面临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考察这一时期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主体、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理论构建和经济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以传播路径等要素为切入点,力图全面揭示西方财政思想在该时期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自从《普通教育学》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20世纪初期《普通教育学》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界的发展。回顾一百余年的历史,赫氏这篇巨著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反思我们曾经的所作所为,《普通教育学》对现阶段教育学的发展依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阿伯克龙比等西方后现代电影理论家思想新颖独特,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中国近期电影理论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读与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