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以期优选最接近可实现整治潜力的分析方法,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工作中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Delphi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了四种测算方法中,综合评价的分值最低61.282分,最高65.704分,差距不大。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率法最差,城镇体系等规划法为最优,并得出长寿区最可能实现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我们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优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时,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整治成本等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对各测算方法进行较为合理的评判,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以及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的优选评价中,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影像判读与实地调查法,以2009年为规划基期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测算土默特左旗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理论潜力为5 094.29hm2、可实现潜力面积为2 971.29hm2和现实潜力面积为2104.14hm2,可规划出耕地的潜力面积为1896.52hm2,可实现潜力面积占现有农村居民点面积的30.65%.将全旗划分为4个不同的整治区域,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整治模式与方向.结合土默特左旗实际,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实施对策为科学编制和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规划、完善产权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本研究为旗县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土默特平原地区,测算其潜力及其区域差异特点,可为同类地区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及时序安排、整治模式,更好地开展居民点整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继小流域治理、城市水保之后,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已成为一个全新领域.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阐述研究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与环境整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八种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希望改善居住条件要求的提升,农村居民点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着不利影响。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治理对策和整治的建议,对加强乡镇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保证土地得以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共同居住,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根据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和形态,将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划分为五种。并在对目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形式,在学术界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武汉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周边的农村居民点为例,初步探讨景区周边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针对不同类型居民点,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居民点搬迁模式、城中村改造模式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周刚  晏涵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89-92
从怀化市耕地与基本农田、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生态用地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布局及空间调整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低效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会昌晓龙乡为例,运用生态位理论建立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Voronoi图对晓龙乡农村居民点进行发展评价,确定各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方式,并对整理后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低级地区占很大比例,乡域空间分布类型表现为随机型,村尺度表现为集群型,居民点的发展实力等级呈现出以河流和交通干道为中心向周边边远山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总结我国村庄合并主要内容、形式,分析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按照作业模式、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提出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和政策建议,期望对区域合村并居建设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居民点的分布、水系、道路等矢量数据和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乡镇统计数据、实地调研和采集数据,利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研究表明:①道路对石羊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影响不明显,水系对流域内的居民点分布有着直接影响,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沿低海拔、小坡度、近水系聚集分布的特点.②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表现为居民点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邻接,低密度区与低密度区邻接.且居民点分布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特征.③居民点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古浪县这一条西北线和民勤县-凉州区这一东北线上.居民点空间分布具有圈层结构、轴带延伸的“T”字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研究——以济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阳县为例,以乡镇为单位,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综合可行性系数和区位条件,采用层次筛选法,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划分为四类:优先整理区、生态型整理区、布局调整区和适度整理区.研究结果可为济阳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结合全国正在开展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内蒙古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利用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农村居民点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用地问题;结合内蒙古宅基地特征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存在的困境,探讨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措施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宅基地具有典型农村村庄、牧区村落和半农半牧区居民点相混杂的特点。在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需制定统一标准,合理界定宅基地功能区,研制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并开展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等来实现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杜曲镇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布局整理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制定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为农村居民点规划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市农村居民点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港市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分散而且规模小等特点,不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需要从农村居民点建设、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等途径,大力加以调整,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整理农村居民点内的空闲土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加区域耕地面积、缓解区域建设用地供求紧张的矛盾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长治市86个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分析,对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整理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现有的空闲土地面积约5452.49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可整理为农用地的潜力为1090.73hm2,其中可复垦为耕地的潜力为327.04hm2,复垦潜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丘陵区-平川区-山地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农村居民点整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应从政策、规划、管理等多角度设计有效的实施机制,推动居民点整理工作高效、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集约用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仪陇县一个灾后重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了项目区在挂钩项目实施前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项目区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节约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优化了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配置,增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产出效益.同时,保障了建设用地的需求,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从邢台县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出农村居民点矢量数据,在SuperMap iDesktop 8C软件平台下,充分利用GIS的各项空间分析功能,将邢台县农村居民点矢量数据与坡度、坡向、DEM、水系和道路进行叠加,分析出该地区农村居民的分布特点。研究区域内居民点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显著,部分区域不适合人类居住,有待进一步科学规划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以地处秦岭山区的商洛市商州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泰森多边形及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该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州区的农村居民点整体上呈集群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异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  相似文献   

20.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但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在整治工程启动、村民权益保障、村落人文特色保护、民居规格设置、民居改建经济能力支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各基层地方政府必须切实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统一村民对村庄整治的认识,科学编制村域整治规划,合理设定整治工程时序,注重村民权益与村落人文特色保护,出台科学帮扶政策,顺利解决村庄整治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