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方家对《五卷书》与藏族民间故事关系研究基础上,查阅汉、藏文相关史料,结合藏文原文寓言故事,探讨《五卷书》与藏族寓言故事的历史渊源及其产生的影响。认为印度《五卷书》对藏族寓言故事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梵文版《丹德罗的故事》是著名故事集《五卷书》在南印度的一个重要异文版本,并被翻译成泰米尔语、爪哇语、兰那语、老挝语和泰语等多种语言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传播。泰文版叫做《娘丹德莱的故事》,是众多翻译传播的版本中差异最大的一个版本。它保留了原故事中连环穿插的框架形式,但是在主干故事、穿插故事的内容和数量上均有较大的改动,增添、删改了很多内容。以适于泰国人的文化习惯,有独特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3.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韵学的开创者,其入声理论集中体现于《音学五书·音论卷》。对《音学五书·音论卷》的入声内容进行精细分析,概括出关于入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古人四声一贯”“入为闰声”“近代入声之误”。其中,“古人四声一贯”指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诗歌韵文中互相通贯,“入为闰声”指入声是平、上、去三声的变声,而“近代入声之误”则是顾炎武入声韵与阴声韵相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李翱的"道统论"可以说是思想大转折时期进行创造性的学术转换的一个经典案例。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具体因缘,一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佛教天台宗"法统"的创立者之一梁肃的影响,一是他所参拜的禅师们的启迪。李翱的道统论,继承了天台宗法统思想的三个特点:(1)"复性"的主题,(2)遥接远祖,(3)法统断绝引起的悲情。梁肃、李翱等人的相关文字,明显同一情调。其《复性书》的内涵,是以不同于传统儒家的新范式表达的心性论,但并没有离开儒家的本位立场。他以自己"发现"的《中庸》等经典为依据,以"性情"关系为基本结构,以不同于以往的"事解"的"心通"为释经方法,为儒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音学五书》被学术界称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作”。前人的研究,多着眼于它在古音学史上的学术地位、成就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而对其蕴含的文字和训诂学价值认识不足。然仅在《唐韵正》中就保存了大量的异文、俗字材料,记载了大量可以明训诂的方言,探讨了词义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音学五书》在文字和训诂学上的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关于《窗》的教学,不少老师都在“欧·亨利式结尾”上大做文章。所谓“欧·亨利式结尾”,是指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8.
落实学讲方式,改变教师盲目教和学生被动学行为。要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走好"五步曲"。要真正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  相似文献   

9.
证明出土《算数书》不是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它与今传汉代编定的《九章算术》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关系。《九章》的先秦祖本或其衍生本是《算数书》各部分作者学习的对象.上古算法式数学文献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个系统,经典文献的流传可以简单表示为西周初年"九数"———调整和发展中的"九数"———调整和发展中的《九章算术》祖本———《九章算术》,它代表着当时算法式数学的发展水平和基本框架;非经典文献包括各种受经典文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数学著作,它又可大致分为专业型和应用型两类.两个系统的文献互相影响,而以前者影响后者居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中,又以专业型文献的影响力为大.  相似文献   

10.
11.
以教学《奇文共欣赏》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感知语言入手,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开展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江珏明 《学语文》2021,(1):44-45
《书愤》这首诗无论从诗歌的表层含义,还是内在的情感脉络看,都集中体现了孟子“知人论世”的诗学观。全诗不仅时间跨度大、前后情感对比强烈,大量使用典故来突出情感表达,而且透过关键词梳理能逐层理解诗人情感背后的深沉社会内涵。同时,抑扬手法的运用又加深了诗人以诗明志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答李翊书》是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给李翊回复的一封书信,在此文中韩愈阐述了自己的为文观念。此文围绕“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叙述了自己治学为文的经历,提出了“文以明道”、“务去陈言”、“气盛则言”的为文观点,这些为文观点对我们当今创作文章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罗布桑却丹的《蒙古风俗鉴》是一部蒙古族学者用蒙文写的介绍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最早也最全面的著作①。这部著作除了主要介绍蒙古民俗之外,还牵涉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被有的学者称之为“小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蒙古风俗鉴》中所涉及的每一方面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文学方面的问题也不例外,这里仅就其中一篇迄今尚未引起文学研究界和文学史界注意的神话,做一肤浅的分析,并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活动引领学习方式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最基本方式。本案例尝试将《史记》整书阅读与真实世界对接,以整书阅读探究为基础,以对接真实世界的展示任务为驱动,开展《史记》整本书阅读教学。阅读成果展示设计新颖,与真实世界对接、从文字向现实延伸、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探究、创造性解读历史人物是本案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钱大昕、钱大昭兄弟是清代历史考据学的代表,对《后汉书》的整理研究是他们史学研究的缩影。他们治学有着浓厚的家学色彩,重视小学,长于训诂,注重考证,史学思想大体趋于相同。与此同时两者又各具特色:钱大昕提倡直书,反对曲笔,钱大昭则有维护正统之嫌;在对待古人的态度上,钱大昕显得谦逊大度,钱大昭则过于苛求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