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中市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融入都有明显的进展,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制度体系中仍然遭遇一定的排斥,因此,亟需从权利公平的角度讨论影响非户籍人口平等获得公共服务的制度问题。尽管各地对非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有所进展,但主要是基于工具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以社会公平的价值观为主导,因而地方政府在此方面动力不足。权利公平对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落实非户籍人口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平等地位,关键是要强调社会公平的价值观,在"权利公平"基础上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当前居住证制度下推动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若干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东莞市某镇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尽管当地政府对非户籍适龄儿童的教育政策比较宽松,但是,与户籍儿童相比,非户籍适龄儿童仍然不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发放教育卡、废止等级学校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性建议,以冀能保证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武元  程章继  蔡庆丰 《教育研究》2021,42(10):122-137
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预期教育回报率、改变家庭教育偏好、放松家庭资源约束等渠道,提升家庭教育期望,推动教育公平.利用2014-2018年共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三个特点: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以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分指标都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期望,但数字化程度并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性别歧视、城乡差异、收入分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差异等"非自致性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三是对于低社会资本、低文化资本、低外界信任、低智力水平以及不使用互联网的弱势群体,数字普惠金融未能体现教育公平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度与针对性,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帮扶,提升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凸显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缩小禀赋差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有所改观。但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社会层面、学校教师及农民工家庭及学生自身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该篇文章对此加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转移人口急剧增加.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是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文化融合与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教育要注重其外部保障和内部教育需求,注重宏观环境建设和内部教育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视阈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体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赋予农民工子女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是: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规范和扶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投资力度;给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解决好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福利模式,相比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概念,它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随着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传统补缺型福利模式将逐步被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所取代,而如何确立这种福利模式的适度性也就成了各方学者讨论的焦点。这里从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对普惠型福利模式的"适度性"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雷泓霈 《师道》2010,(7):48-48
媒体报道,在免费和就近入学方面,非北京市户口的儿童、少年将与本市户口的儿童、少年享受一样的待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五项规章的决定》已经施行。  相似文献   

9.
于曦瑶 《家教世界》2013,(4):198-199
男女性别平等和公平是两性和谐的基础,也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男女教育平等问题从近代起开始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虽然现在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早已得到认可,但在现实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阻碍着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是从教育起点上解决务工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促进教育起始公平的政策.文章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利益冲突致新的教育不公,诱导隐患中的“高考移民”现象爆发,引发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通过促进政策内容设计的科学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改革名户籍制及分省配额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和完善教育保障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维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的具体措施,提出要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和大众媒体五个层面出发,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显示出国家对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视。"高考移民"引出一个令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高考移民"涉及教育平等权性质和保护公民受教育平等的问题。本文从"高考移民"的现状入手,研究我国"高考移民"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凸显的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提出了逐渐实现受教育平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美好愿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尺,因此,研究教育公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本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及其衡量标准.在领会和理解教育公平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失范的原因,针对教育公平在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教育公平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目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研究教育过程公平,面对学生的差异站在"使人之为人"的高度认识,站在要让人成为当前时代中发展着的个体的高度认识教育过程公平。  相似文献   

16.
方立新 《教育》2010,(7):10-10
一些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北漂”,聊起没有北京户口的苦恼,说得最多的是,自己有没有北京户口其实没太多意义,生活也几乎不受影响。苦的只是孩子,尽管孩子如今能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但往前走,高考变成了一道冲不了、越不过的墙。即便能在北京找到接受孩子的高中,但由于各省市自主命题,回原籍高考,多半几乎未考已败。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涉及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当前 表现较为突出的民工子女教育不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管理和实施爱的教育等策略 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梅琳 《时代教育》2012,(13):23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剖析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是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农村教育相对于整个教育均衡发展而言,教育公平的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我国女性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以期为实现农村教育公平贡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状况是教育政策的结果,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政策的问题,是教育政策总体上重效率而轻公平的结果.导致教育政策重效率而轻公平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价值重社会价值与工具理性,轻个体价值,忽视价值要求;教育政策目标重公共教育利益,轻个人教育利益,公共教育利益代表性不够;教育政策制定环境重事实环境轻价值环境;教育政策评估重事实标准,忽视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