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闻界》2017,(5)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受众对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男性气质的解码机制,以期进一步观察受众的不同读解是如何建构起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的。研究表明,三种解码立场均在受众对电视文本的男性气质读解中得以体现:隐匿而柔和的"父权"思维仍深刻作用于受众对实际占据霸权地位的家庭男性的想象中,构成主导-霸权式解码;在家庭对男性的规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上,受众则表现出"包容与控制双向运作"下的协商式解码;而对于不符合时代语境的支配型男性气质,受众主要采取了对抗式解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产生后,对现代电视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现代电视也以其特定的方式关注着后现代主义运动.本文试图从现代电视与后现代主义相互建构的角度对电视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 《新闻与写作》2002,(10):24-25
电视创作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自身的规律,电视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与之相适应的,电视创作也形成了与其它艺术门类不一样的创作思维,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电视艺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同时,电视创作的思维方式也由于电视传播的特点使之存有缺陷,表现在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上,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创作主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叙事结构。平列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给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与路径,而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还需要注意实现叙事结构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创作主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叙事结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给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与路径,而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还需要注意实现叙事结构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工业时代出现的最为兼容并蓄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后现代主义之间产生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关系,在技术、审美、定位、风格、叙事等各方面深受其影响,在成为后现代主义全球扩张的重要载体的同时,也深刻地表现着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与特质。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内涵与特质出发,以近两年火热电视荧屏的真人模仿秀类节目为例,分析后现代主义特征在这类节目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冷凇 《声屏世界》2012,(3):17-19
面对人口十几亿、电视台千余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泱泱电视大国,梳理中国电视文化时便不能不顾及新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而自圆自说,要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视审美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无论在电视还是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具  相似文献   

9.
张培成 《传媒观察》2007,(10):49-50
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一文中就电视话语的解码过程提出三种假设的解码立场:一是"支配-霸权立场"。它假定观众的解码立场跟电视制作者的"专业制码"立场完全一致。二是"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这似乎是大多数观众的解码立场,既不完全同意,又不完全否定。一方面承认支配意识形态权威,另一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结晶的电视,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现代文化形态之一,在20世纪乃至21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处于最醒目的位置.电视文化最为明显地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综合与兼容,视听思维、点式思维、以"语言"方式积淀在人脑中的"原型思维",三者构成了电视文化的全能式思维方式,由此引发了对各种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地开掘和互动.  相似文献   

11.
边吟 《视听纵横》2008,(4):50-51
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是我们社会中的基本劳动群众,是我们政权的重要支撑和基础。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它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天然联系,使得电视媒体成为发现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媒体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力度、着力点和发力方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用效果,影响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进而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12.
樊咏梅 《出版广角》2015,(12):108-10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知书"式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而在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下所形成的"知人"型图书馆阅读模式备受追捧.本文从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对图书馆阅读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影响和变革.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社会.电视文化越来越成为"畅销型"的大众文化而被受众普遍接受.传媒技术手段的更新与商业化生态环境形成了电视文化的类型化特征:制作呈现中解构社会"真实"、受众欣赏中的半强制性"垄断"、商业生态中的强制性"消费"、文化追求中的非个人化"呈现".这些特征最终实现了电视文化"操纵大众"的权威化目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作为时代产儿的电视艺术自然要以全新的科技意识、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语言形式、全新的时空观念去进行创作,而这一切,均需建立在充分"电视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反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有力见证者,更是高雅文化的象征.其意义的轻重取决于读者的解读,故塑造的"想象界"和读者生活的"实在界"存在一定距离感.但随着电视的兴起,这种距离感实质上趋于消失,甚至"想象界"覆盖了"实在界"而成了主导.在文化理论学家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视角下,反解释、无深度、无中心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成为这种距离感消失的真正动因,电视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所传递的信息实际上被商品化所笼罩,受众则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陷入接受文化的迷途.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以城市平民及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而相对于弱势群体,城市平民的数量及行业涵盖范围又宽泛了很多,是城市的主体人群。因而电视民生新闻对城市平民形象的勾勒,对当今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及未来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样本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出电视民生新闻所表现出的城市平民形象的要素,及其在勾勒城市平民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重新检视自己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标准与诉求,还当代城市平民一个真实、全面、客观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以城市平民及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而相对于弱势群体,城市平民的数量及行业涵盖范围又宽泛了很多,是城市的主体人群。因而电视民生新闻对城市平民形象的勾勒,对当今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及未来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样本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出电视民生新闻所表现出的城市平民形象的要素,及其在勾勒城市平民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重新检视自己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标准与诉求,还当代城市平民一个真实、全面、客观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电视思维是根据电视的本性、以电视语言为工具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思维类型。电视节目,就其性质来说是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都是思维的产物。因此,从理论上说,电视思维是整个电视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一个层次,它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影响着电视的类型、样式、风格、结构、流派、表现手段等一系列问题。从实践上说,不论制作任何电视节目,都离不开电视思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这一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目前的一些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已表现出不满。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电视工作者还在继续延用其他媒体(报纸或广播)的线性的思维模式,缺乏自己的思维个性。电视只有用电视的思维才能使电视更具有电视化。电视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场性思维。 首先,电视的特性决定了电视的场性思维。电视传播信息的渠道有两个,即视觉和听觉。电视通过视听两个渠道,将形象、现场和过程直接通过运动的彩色的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既看到形象、现场的状况和过程的发展,又听到场景中的一切声音。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的过程。电视这种独特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有独特的传播手段。电视是多种传播手段综合运用的媒介,多种传播手段中又有多种表现因素,  相似文献   

20.
石雁 《传媒》2016,(7):88-90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杰出代表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重要的编码/解码理论,该理论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了起来,分析了意识形态领域信息的生产与接受问题.本文在编码/解码理论视阈下解读电视法治节目所产生的意义及其如何体现法治内涵,研究电视法治节目的信息编码生产与信息解码接受过程,在此基础上反思如何提升电视法治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