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2.
每个班级总少不了几个思维特别敏捷的学生,课上抢答的现象就避免不了。往往 是被老师指定的孩子还未来得及回答呢,答案就已经被那少部分的同学抢着 说出来了。这类现象,大部分老师都遇到过,并且大多会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学会 倾听。 可是老师,不知道您注意没有,在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师者  相似文献   

3.
<正>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当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总会有学生抢着回答:"我、我、我,老师我,我要回答……"但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他抢着回答的学生就会做小动作,不肯认真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在需分小组进行讨论时,老师还没有说完或说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节课上,讲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时,我忽然很好奇,我们班的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选择向谁吐露心声呢?于是,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当你有了小秘密的时候,你最愿意与谁分享?A.父母。B.老师。C.朋友。D.其他。"让学生不记名把答案写好交上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写着"吴老师"。诧异之余,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们班同学也曾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不太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总感觉到自己班上的学生比较沉闷。他们乐于听课、看板书,却不愿意讲。当我提出问题后,他们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主动回答。当我点名某位学生回答时,他首先问的是"正确答案是什么"?或者是"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回答对吗"?由此可见,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只有当他们确认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以后,才愿意回答问题。针对他们的这种缺乏自信心,且发言积极性不高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笑话:校长要来听课了,任课老师跟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都举手发言。一个学生站起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来您提的问题,那不是很难堪吗?”老师略一思考,便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右手,不会回答的同学举左手。”  相似文献   

7.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笑话:校长要来听课了。任课老师跟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都举手发言。一个学生站起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来您提的问题,那不是很难堪吗?”老师略一思考,便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右手,不会回答的同学举左手。”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景: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讲台下便小手如林,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我……”;有的学生甚至一边举手一边说出自己的答案;更有甚者大声地抢着说自己的想法……当老师叫起一位学生回答时,一部分学生会长叹一声,  相似文献   

10.
《中华家教》2012,(5):26
老师:您好!我的女儿上小学六年级了。近来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说话了,问她问题,她也只是非常简单地回答,问的多了她就很不耐烦,甚至会发脾气。但她在电话里跟同学聊天却有说不完的话,半小时、  相似文献   

11.
在创建"和谐课堂",实施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注意到改善师生关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当我们回眸课堂,你会发现小课堂如同大社会,丝丝缕缕的关系错综复杂,除了有师生关系之外,更有生生关系.而小学课堂中生生关系更为复杂.首先,现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就是家中的"小皇帝",造成了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为自私.课堂上,表现为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耐心倾听,不愿意给别人思考的机会,只要老师的问题一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其次,有些孩子在与同学交往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懂得欣赏别人,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课堂上往往对别人给出的不同答案或者错误答案嗤之以鼻,对自己不认同的同学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老师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在上面指点迷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下面心不在焉;发言的学生在尽其所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些同学却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也有的同学在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时,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回答的内容。而不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漠视过程的发展,使得交流始终停留在开始的层面上,失去了交流的真正意义和功能。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听的能力,更直接地说,是他们没有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那么,是农村孩子天生就缺乏这方面的资质吗?不是的,这可能与老师平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或轻视了学生认真倾听这个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媒体融入生活的今天,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比以前更"聪明"了,知道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从小就在赞扬声中长大,所以表现欲很强。在课堂上常常发言踊跃,无所顾忌。面对这样的孩子,怎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一、描述学生小H是个活泼外向的小男孩,数学成绩很不错,而且十分稳定。一年级刚进来的时候就引起了我们老师的注意,因为他常常滔滔不绝地和老师、同学分享他在书上或长辈那里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这个男孩子很聪明,很有灵气,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开始注意他是因为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后他总围着我问问题:"老师,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从他嘴里脱口而出。有的时候我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答案,有的时候我会假装糊涂故意问他:"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知道吗?"而他会非常乐意地、滔滔不绝地把他了解的讲给我听。有的时候我不能确定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他:"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需要回家查一查,明天把答案告诉你吧。"他第二天一碰到我总会追着我问正确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学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呈现与分析 (一)第一学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呈现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参与,喜欢与同学讨论,尤其喜欢举手发言,上台当"小老师".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课堂上表现出概念不清、自相矛盾、重复啰嗦、词不达意等诸多现象.在调查中,选择"不愿意听同学回答,心里只想着自己的答案"的占76%,选择"认真听同学意见"的仅占9%.当问及"老师讲的话你能听懂吗"时,有32%的学生选择"有时候完全听不懂".在"你回答问题时会不会通过别的方式(如画图、推理等)来帮助解答"的调查中,回答"能的"只有11%,回答"从来没有的"占65%.对"你上课回答问题时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的调查显示,能完整表达自己意图的只占10%.由此可见,第一学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偏弱.  相似文献   

15.
我班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叫宋继永,课堂上总是争着发言,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而答案往往是错的。而另一个学生叫朱亮,正好相反,他特别喜欢冷静地思考,从不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回答问题总是有条不紊地叙述自己的看法,不仅答案正确,而且常常有新的见解和独到之处。对这两个学生我进行了多次观察、交谈,发现宋继永平时好表现自己,做事不踏实,不善于动脑筋。而朱亮则做事认真,善于独立思考。对此,我又在班上作了一  相似文献   

16.
独行侠 《成长》2007,(7):26-27
很小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别人碰我的玩具,别人一拿我的玩具,我就紧张,生怕他们弄坏了。上小学后,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地交换图书和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有时有点心动,但真的要我去交换,我还是不愿意让同学分享。反正别人碰我的东西,我就别扭。 现在上中学了,我偶尔会跟同学交换书看,但在学习上,我还是很不愿意跟同学分享学习经验。碰到同学问我问题,我觉得他们上课不听讲,现在反而要来浪费我的时间,所以对他们爱理不理。时间久了,同学们开始叫我“小气鬼”,他们热闹地谈论什么,我一去就散了,有好东西也不让我看。我现在很孤独,我很想改变,又不知从何做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  相似文献   

18.
黄燕凝 《广东教育》2004,(10):41-41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刚入学时上课表现得很好,能大胆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举手的次数逐渐减少,被老师点名提问时,磕磕巴巴,回答不了问题.甚至不愿意回答问题。其实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他们或因自信心不足或因准备得不够充分.害怕回答错了而被同学嘲笑,掉面子。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也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二年级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去查字典,查找不明白意思和不知道读音的字,感觉字典是字的海洋,可神奇啦!可是逐渐地,我们有许多同学却把字典这个最好的学习助手打入冷宫置之不理,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如果是跟字典有关的作业也不愿意去查,有依赖思想,等老师的答案.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小的知识点,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就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锻炼.  相似文献   

20.
吴友智 《中国德育》2007,(12):47-48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教育学老师问我们:"上课时,假如有学生突然问你所不知道的问题,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如果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那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从何谈起?于是老师传授我们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复学生另一位老师则说:"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先请其他同学说说看?"转移回答对象,然后老师在学生众多答案中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我们都抚掌称妙,这两种方法既掩饰了老师的"无知",维护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