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孟文 《留学生》2011,(10):36-36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载体,是当今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宝藏,它源远流长,历史久远,以"仁爱"为核心,对维系人际关系,促进道德建设,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对传统文化有批判的进行吸收,并予以创新,赋之以新的内容,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传统文化,对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小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开梅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基础,文化作用于人类的头脑,影响人们的世界观,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内涵。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代代传承,才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心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趋于认同,培养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扬叔子教授说:“一个国家的人民,一个民族的子孙,如果忘记自己的民族及其历史和文化,那将是十分悲惨的,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文教育,没有高水平的人文素质的人才,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迷失方向,就可能走上邪路。这不但要挨打,而且可能亡国。”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在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瞩目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兴衰,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把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搞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论断,把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在而又艰巨的浩大工程,搞好党的建设,必须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羹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极大地促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状,追根溯源,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社会和谐、以民为本、求同存异、协和万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内容。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现状与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谱系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更是支撑中国国家形成和历史延续的驱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出适应本国国情且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道路,即"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延续而成的。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注重吸收代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其他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国精神要基于集合体认知,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缘起与现实转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蕴与基因底色的二维彰显中培育与践行中国精神;要发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性创建;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典型示范、传统节日活动等,营造培育中国精神的环境氛围、生活氛围、实践氛围。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凝聚力,文化是竞争力,文化是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共同发展,已经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关键性作用的传承者、发展和创新者.高校在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注重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民族正气和气节;做人处事诚信为本;处理人际关系遵循忠恕和仁爱原则;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合格的新世纪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古老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塑造符合时代需要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主题。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体量巨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主体。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以成人为主,他们同时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还是职场和社会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主动加强该群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成人学生真正“成人”的重要抓手,更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尽责于国家和民族的体现。为此,亟须从国家政策背景出发,厘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向及其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独特价值,为本领域落实这一文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中国“和合”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弘扬传统和合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山学院学报》2014,(1):104-10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震撼力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传统文化学习和弘扬的实际情况又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尴尬,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针对这些情况,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明德国学社对文山学院在校大学生发放了《文山学院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和发扬情况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人生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结果;是通过高校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努力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传统丈化崇尚道德,强调自身修养,重视智力开发,善于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民众的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值得深入挖掘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的宝贵资源。然而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普遍比较淡薄。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又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之一,是打造学校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增强学校德育效果,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回归民族精神家园,重塑国人价值体系,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引领普世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采取精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懂得并践行百善孝为先,学会感恩,使人有良知,使人明白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不二过,使人变得有智慧,提升了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