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库切在《耻》中展示了南非白人卢里从幻想到现实,从冷漠到怜悯,从对抗到对话的转变。卢里多重身份的发展和蜕变,表现出库切赋予小说人物身上的对于实现消解父权中心、现代人重塑自我身份、人道主义复苏以及前白人殖民者与后殖民时期殖民地人民的对话与联接的诸多理想的追寻。  相似文献   

2.
南非作家J.M.库切将小说《耻》置于后殖民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小说中描写的土地、女性遭强暴事件和动物问题体现了殖民主义与生态毁坏的共谋关系。本文从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类对土地的争夺、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及暴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虐杀,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环境、女性问题及动物问题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3.
动物在库切的小说《耻》中扮演着重要地位。“耻”不仅涉及人类社会,而且笼罩于小说中的动物。库切使用大量的动物隐喻以展示主人公卢里的“动物性”,并通过动物的遭遇折射卢里的命运,反映“耻”的主题。该文从动物批评研究的角度,探索动物在《耻》中的文化功能,研究动物与卢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3年,库切凭借《耻》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不同空间的规划影响和推动了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因为不同的空间实践,主要人物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塑。文章通过分析空间表征对南非后殖民社会中西方白人的身份危机问题的影响,旨在为殖民创伤修复提供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库切在对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后现代改写小说《福》中,选取女性叙述视角,竭力为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寻找话语权力。研究发现,原本处于权力边缘的女性和黑人男性地位得到提升,白人男性权威受到质疑,库切通过作品中人物身份和地位的变化揭露了被殖民者的反抗与成长,并流露出去殖民化的写作主张。  相似文献   

6.
《等待野蛮人》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第一部小说。小说采用同故事自身叙述的手法,揭示了帝国野蛮与残暴的本质,引发了读者对文明与野蛮的深刻反思,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对小镇行政长官对"帝国文明行为"的不敢苟同到最后公开的反抗可以体验到库切在塑造这样一位人物时对人物主题功能的技巧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小镇行政长官的人物建构入手,解读其在小说主题建构中所起的主题功能。  相似文献   

7.
南非作家库切的《等待野蛮人》,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段某帝国对某游牧部落野蛮侵略的殖民历史,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断裂的情节和无序的拼贴反映出了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同时,小说中人物身份的不确定及不确定叙事的运用,允许读者对文本隐含意义进行解码,加深了读者对于文本的体验,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人类无序、矛盾、虚幻、分裂、随意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埃莉诺·瓦赫特尔(Eleanor Wachtel)在对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一次访谈中提到,"身份,民族归属和情感认同问题"似乎占据了翁达杰个人以及他所创作的所有角色。身份问题和为身份非此非彼的人物寻找归属始终贯穿迈克尔·翁达杰的创作中。1982年,翁达杰发表了小说化传记《世代相传》。这部打破虚构与真实,小说与传记之间界限的作品被琳达·哈钦誉为"挑战界限的巅峰之作"。本文通过分析《世代相传》一书所体现出的翁达杰而指出作家试图颠覆传统僵化的各种等级划分,模糊不同种族、文化、民族国家之间的身份界限,从而为被边缘化人物摆脱身份困扰,重置这个群体在新的历史空间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男孩》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童年自传体小说.本文对《男孩》中的叙事给予修辞性解读,分析其中的人称语法、声音的多重性以及叙事距离在叙事进程中对于读者判断的影响.笔者认为,库切以第三人称他者面目取代经验自我,保持声音的多重,同时控制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目的是为了突显出文本的意义始终处于德里达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他者化在鲁迅与库切小说中有着充分的表现。他者化行为的施动者均以相貌体征、生活习性、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判定他者之依据,均以心理、言语、行动作为将对方他者化之手段。在他者身份的流变形态上,鲁迅小说表现为传递,库切小说表现为逆转,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他者化体现的是对国民劣根性以及封建文化的批判,库切批判的矛头更侧重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施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帝国:且鲁迅悲愤、决绝,库切犹疑、伤感,但以对弱者的关怀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否定为主要标志的人道主义思想仍然是两位作家笔下的他者化表现共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