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2.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职官体系大体上是在沿用隋代职官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发展、完善起来的,是中国职官制度的一个新的高潮,为后世职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模范性基础,而在完备的唐代职官体系中,“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使职差遣制度是唐代职官的一大特点,本文将对唐代的使职箍遗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利弊做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01-105
春秋时期宋国有右师、左师两职,作为师类职官,其职能涉及行政、祭祀、军事、外交等,这在同时期的诸侯国中绝无仅有,极为特殊。通过研究比对金文和甲骨中的师类职官名称和职能,可以发现宋国右师、左师职官来源久远,它实际上是殷商官制的遗存,这也是其如此特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有文言文百篇左右,近两百个古代职官和其它称呼,有的注释较详,易于理解,有的注释过于简略或未加解释,给教学增加困难。现对我国古代职官作一简要介绍,并对课文出现的有关名称作必要的补注,供有关同志参考。 一、职官的起源 我国官制,由来已久。奴隶社会出现阶级,建立政权,逐渐构成一套职官制。《周礼》记载:“体国经野,设官分职”。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已有一套职官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历朝历代都建立有庞大完备的职官系统。职官就是古代文武百官的通称,职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秦统一中国后,职官制度逐渐完备,随着封建王朝的延续,中国职官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职官制度是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朝代的职官制度如何体现出封建统治的水平,通过它可以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学课本中出现了一些官职名称,但解释不细,有的还没作解释,下面谨就此作一点粗浅的阐释。(1)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相似文献   

7.
张崇善 《语文知识》2000,(7):F003-F004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涉及了许多古代职官升迁的文化常识。为了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方便,这里把课文中有关古代职官升迁的一些文化常识整理出来加以解释,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周代宗法血缘政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态的演变是由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完成的,因此,周制与秦汉制度尽管在社会经济基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诸多联系。秦汉国家形态重要侧面之一的官僚制度,无论在职官名称,还是官职职掌上都可以溯源至周代,周代国家若干重要的职官制度,也对秦汉产生过深远影响。探讨秦汉官僚制度与周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和研究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点解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科举、其它等六个方面.’94、’95、’97高考都在第一卷中考了称谓知识,’96高考在第二卷中考了科举和历法,’96、’97高考第二卷还分别考查了四书、文房四宝和五岳、四库、角色名称等属于“其它”类的知识.分析考纲,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二是“浅显”.这决定着高考出题的范围和难度(近几年高考试题表明了这一点),也是我们复习时的依据.本考点的考查形式是选择和填空两种.复习应该以统编教材第五册中“古代文化常识简介”为依据,并适当拓宽.“职官”、“地理”有关知识近几年没有考到,复习中应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官府与职官在《周礼》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官府指王朝直属官僚机构,由办公处所、官长、官员和辅助人员组成。职官是官僚机构中包括官长在内有专职的官员。判断是否为官府的主要依据是六官《序官》。《序官》中带有府、史、胥、徒之一的就是官府。正文中有列职的是职官,职官数远超三百六十个。《周礼》天地四时六系统中,每个系统有官府六十上下,六系统有官府三百六十左右。“冬官不亡说”混淆了官府与职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传世文献与古文字材料来看,赵国郡级职官的记载相对缺乏,目前仅能搜集到郡守、强弩后将、司寇三职。赵国县级职官的设置较为复杂,现可推定有令、尉、司寇、司工、司成、工师、冶尹、宗正八职。赵国郡、县职官系统的不均衡特征可能是由郡与县在主要功能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赵国县级职官系统的复杂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代官僚制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职务名称传达一个人的身份和职责,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正确解读职务名称的含义。文章以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中的职务名称的中日翻译为研究对象,认为中日两个汉字国家中存在着许多类似的职务名称,和同名异义的职务名称,以及源语中有,但译入语中不存在的职务名称。为达到对等翻译的目的,我们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要加以区别,采用异化或者归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冯培红 《家教指南》2001,(3):106-112
敦煌文献和石窟题记中关于中古时代的职官史料极为 丰富,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使、吐蕃占领时期瓜州节度使和晚唐五代归义军节度使的职官史料 都有保存,尤其是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职官文献更为集中,以节度使为首的文武幕职设置齐 全,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藩镇官制的体系与规模。本文以唐五代藩镇时期的敦煌职官史 料为依据,结合唐制,阐述了敦煌文献中的职官史料对于唐五代藩镇官制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职官中,宰相名称和职权的变化最为频繁,情况最为复杂。宰是主持,又称太宰或冢宰,在殷代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掌管王家内外事务;相是辅佐君主礼仪临时设置的重要官职,《韩非子·显学篇》最早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作为协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长官的名称:“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在历史上,把宰相作为正式机构和职官名称的只有辽代。  相似文献   

15.
大司马一职两汉皆有,其位高权重,对汉代的政治制度具有重大影响。楚汉之争时已经有大司马职官,而非始于武帝时。两汉冠以“大司马”之名的职官有三种,即高级将领之大司马、加官之大司马和三公之大司马。其存在与演变反映了汉代大司马职官地位越来越高的演变趋势。汉代大司马与太尉曾相互易名、更改,其二者属官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的地方。在两汉时期出现的各种割据政权中亦存在大司马职官,且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读《史记》、《汉书》等古代历史文献,常会遇到一些职官名。为了把有关的史实弄清楚,除了需要把这些职官的权力、职务、地位和领属关系弄清外,有时还需了解这些官名命名的由来。这就需要通过训诂的方法来考证。这里且举一例说明训诂与古代官制的关系。“尚书”是个常见的官名。考查这种职官的发展可以知道,尚书始设于秦代,它最初的职责不过是在皇帝左右掌管文  相似文献   

17.
好书推荐     
《职道》作者:谭一平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掌握职道从细节开始。在现代职场上,白领要想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你的常识、学识和胆识这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在那些成功白领身上往往呈金字塔结构,即成功的白领首先都具有非常优秀的品质;你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常识,才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学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南京市十三中曹勇军教学设想:古代文化常识包罗万象。它与文言课文中许多知识相交叉(如“阴阳”既是常用词,又是地理方位概念;“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的“抚”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又是一种特殊的职官表示法),又多散见于有关课文和课文...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宋代的职官制度尤其复杂而多变。北宋前期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实行官制改革以前,文武百官用前代的职事官名称构成官阶,借以寄禄,同时保留了旧有的实际不起作用的散官,官员又都另外委派职任即差遣,致使官、职、差遣三者分离。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步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礼记·明堂位》云:“夏后氏官百。”就出现了官吏。继之而兴商、周职官已较完备。及至秦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以来,沿袭直至近代。中国古代社会的官僚制度,庞大而繁杂,各种官署机构、职官名称、权限大小、品级高低、员额多少、置废变化以及其政治功能等等,都是极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