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读了今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上《地市县报园地》专栏刊登的《总编辑亲自撰写评论》一文,产生了一些想法。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写评论,本是新闻界的光荣传统,也是总编辑们的“份内事”,现在却要在“撰写”之前冠以“亲自”二字,可见,这“份内事”正在变为“份外事”。这不是笔者在这里瞎估摸。今年春天,我曾在一个全省报纸副刊会议上询问了十几位地市报纸的编辑,回答是,没有一家报社的总编亲自写评论。平心再想,这似乎也不能全怪总编辑们。事务缠身,会议接踵,往往拖得他们精疲力尽,思路闭塞,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去“鉴古”、“察今”。再加上方方面面某些人又总爱“自动对号”,总编辑们和我们普通评论作者一样,往往也是论笔未下,芒刺在背,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心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是人之常情。  相似文献   

3.
邵华泽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33年6月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1964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在解放军报社先后任评论、理论编辑、副主编,1981年2月任副社长。1985年2月任总政宣传部部长。1989年6月起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主要著作有《生活与哲学》、《历史转变中的思索》、《前进中的思索》、《新闻评论写作漫谈》、《新闻评论概要》等。  相似文献   

4.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文章,也是“屈指可数”。而质量呢?据1988年度、1989年度江苏省两次好新闻评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总编辑闵凡路在谈到评论的写作时,列举了十条忌讳: ——忌“空”:评论最忌空大。方方面面都论到什么也讲不透。  相似文献   

6.
您想知道怎样写好新闻评论吗?您想搞好新闻评论工作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评论探讨》,可以满足您的要求。该书是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潍坊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新闻评论研讨征文的获奖入选作品集,共收入论文90篇,分别就新闻评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邵华泽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将他撰写的《党报新闻评论的风格》,作  相似文献   

7.
2002年2月,《体育画刊》总编辑比尔-考森向母公司时代公司提出辞职。《体育画刊》创刊于1954年,2002年发行量达到320万份,是美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比尔·考森在《体育画刊》工作了24年,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在体育评论方面的天赋树立起自己在业界的声望,并于1996年开始担任《体育画刊》总编辑。他的突然辞职在业界引起震动。  相似文献   

8.
王大路(1949-2004),曾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线装书局总编辑、《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著作有《编书人札记》、《书人书境》、《社会转型与人格再造》(与人合著)等。  相似文献   

9.
播音的敌人     
秋之初,风凰卫视著名评论员何亮亮先生到杭州,参加一个广播评论品牌栏目的研讨会。笔者也参加了,于是有了一次与何先生的近距离接触。多年来,他的《时事亮亮点》《腾飞中国》《总编辑时间》《时事开讲》,或独播,或轮作,另有不少国际新闻节目他也参与评论.都谈得潇洒自如。我常常收看。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部新闻的评论与评论中的新闻文集。作者沈清良身为《绥化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在工作中写了500余篇评报手记,这不但是作者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奉献,也是一位报人坚持政治家办报的不懈探索和实践,现在结集出版,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1.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市社会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研究员。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媒体从业19年后,于2001年起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已出版新闻著作《新闻公关艺术》《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评论》《与灵魂对话》《新闻报道策划》等,其中《现代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策划》列入全国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之余,应邀在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大学和新闻单位讲学。  相似文献   

12.
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由澳门日报总编辑李鹏翥任主编的“澳门人文”丛书日前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 丛书包括《澳门古今》、《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评论》、《水湄文语》和《澳门写真》五本,重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报总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王然的新闻评论集《人民至上》,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王然同志在中国社会报社工作10多年,一直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评论、言论。该书收入的每篇评论后面都附有一篇写作谈和同事们的评点。此书分评论、短论和杂论3部分,对新闻宣传工作者及评论写作者具有借鉴价值。(张亚平)《人民至上》@张亚平  相似文献   

14.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多篇作品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好新闻一等奖及特别奖。调入大学后,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撰写的《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均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5.
《驳于连》,本来是为法语读者写的。没想到会引起中国知识界的兴趣。最初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提出要把它翻成中文,在他主编的《国际汉学》上发表,供中国读者参考。后来认为读这一学刊的圈子太小,不如交给《中国图书评论》,张教授也同意了。在此感谢他的支持,也感谢《中国图书评论》的杨平总编辑和程巍先生接受了这篇篇幅比较长的评论,更感谢早在30年前在日内瓦认识的郭宏安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它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说,在新的一年里,打算从两个方面改进报纸宣传。首先加强报纸评论。在研究理论和研究实践两方  相似文献   

17.
荣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的黑龙江鹤岗日报新闻评论专栏《言路》,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广开言路,很有生气。《言路》作者于是乎,就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傅玺政。总编辑带头写短文,精心经营好一个栏目,在目前我国报界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全国350多家地市县报来说,也是不多见的。随着《言路》声誉日益提高,傅玺政已成为稍有名气的小报专栏作家。傅玺政不当不拿笔杆的“新闻官”,默默  相似文献   

18.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19.
万笑影 《新闻实践》2014,(12):35-35
本刊讯马年即将过去,在《传媒评论》改版即将走过一年之际,2014年度《传媒评论》杂志编委会于12月4日在杭举行。来自全省40多家市、县(区)党报及都市报、专业报的社长、总编和相关负责人,围绕杂志改版与媒体融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杂志编委会主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丹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