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何山石 《初中生》2008,(11):58-59
德国科学家哈特姆特·米歇尔由于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膜蛋白晶体——紫色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晶体,并以3埃的高精确度确定了该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从而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8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获奖时只有40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准晶体”的发现最终赢得评委会青睐。有趣的是,这项研究一开始被许多科学家怀疑和排斥,而固执己见的“准科学家”最终赢得了桂冠。 当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在29年前发现“准晶体”时,甚至难以发表论文。当时所有同行都认为,“准晶体”违背了科学常识。比如直到不久前,“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金属属于晶体,玻璃属于非晶体”的结论,还写在很多中学教科书上。谢赫特曼的发现,显然挑战了这一“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3.
郭子政 《物理教师》2000,21(3):35-36
1999年恰逢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问世30年.1969年,当时还在美国IBM研究中心工作的日本科学家江崎玲玉奈和华裔美国科学家朱肇祥一道提出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当时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电子器件的发展经过了一段蓬蓬勃勃的发展之后步伐正渐渐放缓.他们分析了当时提高器件性能的困难,认为主要原因是周期结构的晶体材料的性能达到了极限,而周期材料的性能与晶体的晶格常数有关.用简单的话讲.周期材料的周期太小了,而天然材料的这个周期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因此萌发了制造人工晶体,即人工周期材料的设想.把两种不同材料交…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科学家制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镜,仅有6.3纳米厚,是人头发丝直径的两千分之一.该透镜用二硫化钼晶体制成,这种晶体可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是一种润滑剂和良好的半导体,并能释放出光子.  相似文献   

5.
三万年前的细菌 科学家重新复苏了被晶体颗粒捕获的远古细菌 在这块重量只有0.2克的盐晶中,保存着一个古老的生态系统——寿命3万年的细菌以及早已死去的藻类和真菌的遗传物质.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的卢姆教授说,这些证据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  相似文献   

6.
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新技术,能够通过倾听病毒从特殊装置上飞出时产生的声音来检测病毒的类型,科学家在晶体表面涂上抗体,释放出病毒与抗体分子结合,然后施加电压使晶体进行快速振动,随着电压的升高,晶体振动得越来越快,病毒与抗体之间的结合断裂使病毒从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碳元素通常在我们周围以两种晶体形式存在着,第一种是石墨,第二种为金刚石.到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又在实验室中制备出了碳晶体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C60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固体,其中每一个分子都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故称之为C60.C60分子呈现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碳元素通常在我们周同以两种晶体形式存在着,第一种是石墨,第二种为金刚石.到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又在实验室中制备出了碳晶体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C60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固体,  相似文献   

9.
【新闻】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发现准晶体.例题1 1982年,谢赫特曼在进行"衍射  相似文献   

10.
在牛血清蛋白和琼脂体系中合成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羟基磷灰石是医学、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吸引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本文在牛血清蛋白(BSA)和琼脂存在下采用扩散法用CaCl2、Na3PO4作为原料合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用粉末XRD衍射方法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生成的晶体的形貌.研究发现,在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是羟基磷灰石晶体.  相似文献   

11.
朋友,你知道功能卓越的半导体晶体是怎样诞生的吗?一开始,倘若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必定一无所知。但就在前不久的阅览课上,我了解到了答案。科学家发现将锗提纯,可以制成极为优异的晶体管。这之后,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为求除尽锗中的杂质,使其纯度达到100%,让理想中的晶体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2.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1,(21):27-28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耐人寻味的是,谢赫特曼曾因这一发现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  相似文献   

13.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1,(11):27-28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耐人寻味的是,谢赫特曼曾因这一发现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  相似文献   

14.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4,(12)
1.人造钻石7年前,罗伯特·里纳莱斯通过高压气态碳的方法制造出了一块完美的四分之一克拉碳晶体,也就是钻石。罗伯特在无意中实现了科学家多年以来始终未能实现的梦想,那就是制造能用于订婚戒指的人工钻石。高质量的人造钻石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例如,科学家们非常渴望能够生产钻石微芯片,现在用于制造微芯片的硅晶体在200华氏度以上就会突变,而钻石则可以抗住1000华氏度的高温,并且电子可以更轻松地通过,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在钻石微芯片上集成更多的电路。如果人类能够找到生产人造钻石的方法,势必会带来电子产业的一场革命。2…  相似文献   

15.
罗杰  须萍  高雷 《物理教师》2011,(11):70-72,F0003
本文利用大学物理的光学中的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讨论了一维光子晶体中各介质层对入射光的作用,进而将一维光子晶体等效成特殊介质层,最终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光子晶体的基本光学性质.(A/B)^n型光子晶体可以等效看作是单一的特殊的增反层,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结构能够对中心波长以及其邻域内的一段波长的入射光都起着强烈的增反作用,形成以中心波长为中心的透射禁带;(A/B)^n/C/(B/A)^m型光子晶体可以等效看作是"等效增反层/增透层/等效增反层"的类似法布里-珀罗共振腔的结构.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相比于数值方法更为直观、易懂,有助于理解数值计算中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1901年,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穿越110年历史风雨,诺贝尔化学奖串联着化学学科发展的脉络,一路见证化学的奇迹行走至今。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乙酰水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用有机溶剂及无机载体下 ,使用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反应 3 5min就能得到白色针状晶体 ,产率可达 90 %  相似文献   

18.
唐纪轩  严鹏飞 《高中生》2009,(16):47-48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例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FP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GFP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组成GFP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L-组氨酸作为碳酸钙晶体生长调节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碳酸钙晶体,用粉末XRD衍射方法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对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是纯的文石晶体。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输矩阵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掺杂结构对光传输特性的影响,利用MATLAB绘制不同结构参数的一维光子晶体第一带隙透射率图谱.通过绘图发现:对称一维光子晶体的周期结构((BA)m(AB)m),在带隙内部出现光子局域,在中心波长处产生共振隧穿效应;增加对称周期层数,能够降低隧穿效应的透射率,降低光子局域带宽;提高掺杂层折射率,降低光子局域带宽,局域中心向短波方向移动;增大入射角,光子局域中心向短波方向移动;选择适当的结构参数能够实现在1 550 nm光波附近的窄带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