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孝宗在位的弘治时期,君臣恪守制度,朝政相对清宁,被后世誉为"弘治中兴"。这种彰显秩序、维护稳定而少创新之"守成之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弘治君臣以理学为宗的理政意识及其为政风尚有关。特别是辅政大臣刘健,以其深厚的理学底蕴、果敢的为政风格、刚正的人格魅力,以及与明孝宗的特殊关系,在辅成"中兴之治"中产生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但秉持理学精神的刘健最终也只能在辅成"守成"的范围内发挥其政治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储君早期经历多艰辛坎坷,险恶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得不克制、压抑自我欲望与自由意志,委曲求全,以期保住储位.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状态,一旦皇权在握,容易产生补偿心理,放纵情欲,对性格和执政产生深远影响,逐渐沦为问题皇帝.  相似文献   

3.
宋璟是唐朝著名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官刚直、清正廉洁、体恤百姓、依法办事,对唐初“开元盛世”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为官之道对今天吏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政以德是曾国藩为官的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经世致用、以身作则、严惩腐败、不积私财、以民为本、虚怀纳谏、任贤荐能等方面,其基本思想继承了原始儒学的传统,对于今天的为官者仍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历教育是给学生经历机会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其过程;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经历又是财富,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经过不断反思、教育自己,才有资格对学生施行经历教育.  相似文献   

6.
经历教育是给学生经历机会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其过程;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经历又是财富,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经过不断反思、教育自己,才有资格对学生施行经历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仅以《大学》三纲领为圭臬对冯道为官之精髓进行了合理解读,而且从反面加以佐证,对冯道做官的三大秘诀给予了合情合理的辨析,其为官三大秘诀无论怎样匪夷所思,其为官之精髓都是抹杀不了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但是,随着反四风的常态化,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为官不为的怪现象。本文从为官不为现象的表现入手,深入剖析为官不为现象产生的多层次原因,尝试提出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现象的长效机制和系统方案,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这种情况给为官为政者在其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语》中为官为政伦理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晚清官场派别林立,步步惊心。然而曾国藩、李鸿章却被同时誉为晚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为三朝重臣,李鸿章也官居极品,显然都得益于他们的为官之道。二人虽为师承关系,但细细比较,二人在为官背景、为官德性、用人识人、功过是非方面皆有不同。透视分析二人的为官之道,不仅使人深谙官场的风云变化,还可以警醒世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女官的来源和途径主要靠地缘、血缘裙带和恩赏等方式升迁。女官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还只是作为太平天国政坛上的"勤杂工"而参政为官。大部分女官除了在女馆、女营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几乎没有人居于决策领导者地位,根本不能参与机要或共谋军政大事。女官在太平天国的整个职官体系中,作用微不足道,地位无足轻重,权力名存实亡。不能将太平天国妇女参政为官现象,作为太平天国男女政治平等和妇女解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以民为本《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邦是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这个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讲贵轻,是指重要的程度。人民是最重要,其次是国家,国君是最不重要的。孟子是生活在战国时代,那时的君可能指七国诸侯王。后代理解孟子的说法,多将君理解为天子即皇帝。如明代朱元璋不满意民贵君轻的说法,将孟子逐出孔庙。春秋时代,郑国相(相当于总理)子产,当水灾时,他将自己的车放在小河中,为过河的行人提供方便。孟子知道此事后,说这就不懂政治。应该在冬天农闲时,组织群众修路搭桥,让所有的道路都暢通无阴。像子产这样做,只能解决少数人的问题,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而且自己的公务却可能由于没车受到耽误,得不偿失。政治要治本,不能只治标。贾谊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概括为“民无不为本”,他认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君的根本,也是官吏的根本。没有人民,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人民不高兴,国家也不能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高兴不高兴,决定国君的荣辱。后人评论皇帝的功过,也是根据他们对人民的态度,为人民做了什么好事,有过什么贡献。如果使人民受到伤害,即使他有各种业绩,也不值得赞扬。因此,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以民为本,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宗元积极倡导文化教育,从那以后,当地中举人数不断增加。后人为了纪念柳宗元,建起柳侯祠,后又扩建为柳侯公园。美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与此相反,有的官员夺权于朝,争利于市,最后,权力与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骂名,遗臭万年。历史上无数这样的事例,都证明了贾谊的“民无不为本”的论断。所有君臣都要以民为本,这是万古不变的原则。以民为本,就是要关心每一个民。这里引出3项重要原则:1)当政者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不是只是向群众灌输自己的政治主张。2)不能只按多数人的意见办,要保护少数,照顾弱者。真理不都是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3)不能都按群众的意见办,当群众的尾巴。正确的意见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对群众的各种不同意见,要进行分析研究,采纳正确的意见,吸收合理的成分,进行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方案。对不正确的意见,要做细致的说服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搞统一战线,充分体现民本观,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3.
杜甫一生奉儒守官,少年壮志,中年困守.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其与平民百姓一样奔波流离,即使深陷贼中他也不忘关怀家人与国家.在陷贼与为官期间,杜甫写下了一些别情诗,这些别情诗中寄托了他对家人以及国家的无限思念与关怀,他的诗中不只有对妻子儿女、兄妹的思念,更有对国家的伤感与反思,真正做到了将家国寓于别情之中.  相似文献   

14.
15.
明代部分宦官或出身于内书堂,或出于附庸风雅与外廷文人士大夫诗酒交游,或充当帝王伴读,乃至更有文士"自宫"或"被宫"入内,诸多途径下形成一个奴婢型知识阶层。这些知识型宦官时有进行文学创作,而尤以诗歌创作居多。就其遗存诗作而言,独具"悲情孤寂"、"潜心佛道"、"交游风雅"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7.
有明一代,江西涌现了李昌祺等十九位小说作家的二十六部小说作品如《剪灯余话》等,这些作品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内容丰富,兼及志怪、传奇、轶事、琐闻等题材,真实地再现了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多层面地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活风貌、世态人情和社会心理,是那一时期民众的生活史、心灵史和风俗史,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文学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戏曲藏书繁盛和全面发展的朝代,总体上呈现出宫廷与个人互动消长流变之势,包括宫廷收藏、戏曲家收藏、藏书家收藏、刻书家收藏四大块。上自贵族藩王、朝廷高官,下至文人处士、书坊业主多所参与,呈现出宫廷戏曲藏书向社会流动趋势。地域上则南北分合,基本符合传统文化重心流动的进程。这样的情形,既大体展示了一代戏曲藏书及书目著录状况,也代表了古代藏书领域的整体经纬。  相似文献   

19.
明朝政府对义夫持肯定的态度,虽一直提倡,而实际上被官方旌表者远比节妇、烈女之类要少。义夫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为妻型、为子型、为父母型、儒家型四种,丧偶不娶者的原因众多,呈现出复杂的面貌。然而义夫现象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明代夫妻关系在社会法律和实际地位方面的不平等,而只能算是少数男子对妻子在情感上的平等体认。义夫多样化的类型反映出明代夫妻关系还受到孝、礼等儒家伦常理念的塑造和制约。在夫妻伦理方面,更多的还是传统保守的伦理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银行经历     
4月20日晴 春节,我得到了很多压岁钱。收到这些钱,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我该如何保管呢?我冥思苦想,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