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关怀是幼儿教师所需的重要品质,而我国教师培养缺乏必要的关怀素养关照。基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培养关怀型的幼儿教师,需要从培养体系的改善和职后教育入手,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关怀型教师的培养系统;在幼儿教师层面,促进幼儿教师关怀自我、关怀认知和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作为美德的关怀,而父母不恰当的关怀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与发展。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主张一种新的关怀方式——作为关系的关怀。父母构建作为关系的关怀,需要尊重和认可孩子"明示的需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并慎重对待"推断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设计、文脉、归一”这三者的辩证统一来分析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提出设计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以及设计者肩负的责任。设计对这种相互关系的价值认识和判断领悟,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现状需要高校德育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是指导"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重要理论。在"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情感,学生应重视关心品质建构的自主性,学校应构建关心性体系。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今社会,女性是否需要关怀以及如何关怀,涉及关怀与正义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乎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涉及女性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问题。弗吉尼亚·赫尔德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政治和女性主义哲学家,他在早期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又重新界定了关怀与正义的关系。为了使女性主义更清楚地构建关怀与正义的道德框架,文章将从自由主义与美德理论的回应方面,使赫尔德关于关怀与正义的女性主义思考更为完备。此外,文章提出女性主义实现关怀与正义的两种思考,使女性在重视家庭及社群联系的道德重要性同时,将其价值扩大到公共政治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去审视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指出关怀是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通过介绍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提出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学习关怀理论、树立关怀意识、提高关怀能力、营造关怀氛围等途径提高自身的关怀素养。  相似文献   

8.
关怀理论是一种以爱为核心,注重关怀关系,尊重生命个体的理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防治当今中小学校园的欺凌问题。从关怀理论视角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同学关怀关系的疏离、学生个体的抽象化和学生关怀道德的失落。基于关怀理论的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路径在于重构学生的关爱关系、培养学生的包容品格和提升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是对传统理性伦理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主要包括:特殊化伦理对普遍化伦理的超越;关系自我对单子自我的超越;伦理情感对伦理理性的超越。从这种新的伦理理论出发,诺丁斯建立了一种以关怀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模式。研究者在对诺丁斯这种教育理论进行详细解释之后,认为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基础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可能“界限”:关怀的正当性;伦理性关怀的可能性;关怀作为特殊化伦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积极关怀模式基本理论简介积极关怀模式理论以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 Mcphail)关怀模式理论和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Nel Noddings)关怀模式理  相似文献   

11.
刘燕 《现代语文》2010,(2):120-121
爱情是简·奥斯丁小说永恒的主题,《爱玛》亦不例外。作为她文学才华的巅峰之作,《爱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的艺术魅力,更在于它从中体现的道德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正是简·奥斯丁独特生活意趣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爱玛》所体现的传统爱情伦理观及作者独特的爱情伦理观,以丰富当前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2.
一、积极关怀模式基本理论简介 积极关怀模式理论以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Peter Mcph8il)关怀模式理论和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Nel Noddings)关怀模式理论为代表。二者都是以人性的关怀为己任,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道德的基本要求。诺丁斯与麦克菲尔的理论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描述关怀模式时,二者经常被评论家放在一起,但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关怀理论是一个重要的道德理论。它对教师职业道德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实践关怀与反思关怀是形成师德的重要基础;关怀理论之关系性是师生关系的有力保障;关怀理论之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师德的新思考。以上三点启示为教师职业道德观提出了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倡导教育必须培养会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被学术界称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国内外关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从诺丁斯的"关心性"关系这个新的视角入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关心性"关系,包括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其目标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要求保持以关心的连续性为原则,并以多种方法为实现途径。这种全新的对"学会关心"理论的认识,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视角,要解决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关怀学生”这一基本问题,教育活动中,师生相互关心是互利的;在教育方法上,教师关怀强调对话和认可的方法;在课程教学上,强调教学内容的关怀性;在教师关怀的任务指向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6.
诺丁斯是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她的研究紧紧围绕关怀(caring)主题进行,她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渗透着关怀思想。她主张学校要以关怀学生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学生成为关怀的人为培养目标,要围绕不同的关怀主题组织课程。诺丁斯关怀伦理学尤其是其关怀教育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黑格尔人生价值三大课题:人类终极关怀的依据何在、谁是终极关怀的主体、怎样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再思考中,批判地吸收并超越了黑格尔思想中的人类意义,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理论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体现了师生平等互动中的人文情怀,平等的"我-你"构成了关怀的主体,关怀关系在"我-你"的互动中完成,关怀者在距离上与不同成员构成了关怀系统。在关怀理论视域下,师幼关怀的重构,需要班级管理从"美德式"关怀转向平等式关怀,游戏指导从单维式关怀转向对话式关怀,教育合力从"围城式"关怀转向开放式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关怀学派理论——关怀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以诺丁斯为首的关怀学派将关怀伦理学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形成了关怀学派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方面,关怀学派批判了以改良方法为主的观念,提出了以“关怀关系”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蓝图。该学派提倡关怀价值观,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关怀学派教育理论从教育目的到课程的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的必备素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关怀学派教育理论对美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关怀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诺丁斯关怀理论强调关怀的关系性,关注情境中的双方,家长与孩子在双向的互动中实现有效的关怀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石。然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专制型、溺爱型、片面型、功利型"关心"阻碍了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走向关怀型家庭要求家长重视儿童的需要,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培养儿童关心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