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是莫言成熟的民间书写的重要体现。莫言通过对高密民间传统手工艺——泥塑娃娃的演绎,使《蛙》这部小说具备了厚重的人性内涵与广泛的世界意义。"泥娃娃"是《蛙》的主旨升华的点睛之笔,是莫言借助传统民俗讲述民间生活并以此关怀人生的利器。莫言立足高密,积极地从高密民间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创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一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王国;与此同时,他对民间文化的重塑和再造,使传统的民俗具有新的审美境界和精神蕴含。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有的朋友对我说,先有了莫言,然后才有了红高粱文化节。我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在我写小说之前,我们高密人民种植红高粱已经千百年,我写小说,是继承了高密的文化……我写《红高粱》是因为高密有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红高粱”。这是2012年10月29日.莫言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参加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的一段话。莫言是谦虚的。确实,高密千百年来就有种植红高梁的传统,但是如果没有莫言,红高粱文化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3,(24):1-9
<正>个人简介张寒,《新京报》首席记者,深度报道部副主编。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诺奖后,高密的莫言效应》、《从撞人到杀人——药家鑫的蜕变》》等。2009年人物报道《张海超:开胸验肺我只想活下去》获得新京报年度人物报道金奖,报道《内蒙古越狱事件》获得新京报  相似文献   

4.
莫言大热! 因对"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独特而非凡的言说,莫言荣膺诺奖桂冠,随之引发的轰动,一时间无人可比.大热的不仅是他的作品,而且还有他和他的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现实中的东北乡人声鼎沸、百态聚集.高密与中国再次契合,正如莫言自己所说:我努力地要使它(高密东北乡)成为中国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书香     
《陕西档案》2012,(6):55-55
《檀香刑》作者:莫言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在这部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2):90-91
<正>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让莫言一下子跃升为中国最赚钱的作家之一。在他被捧上天,被疯狂消费和娱乐化之后,应慎思"莫言热"背后的泡沫。不久前,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得益于"诺奖效应",莫言以2150万元的版税收入高居第二。两个月前,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引发全民关注。无论各地实体书店抑或网上书城,莫言的书一度售罄,在出版商连夜加印后,还是可以看到读者们排队购书的盛况。据了解,莫言作品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销售风头最劲。《蛙》和《丰乳肥臀》单本的印量约为60万册,《檀香刑》《生死疲劳》和《红高粱家族》都突破30万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时候,莫言作品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私交甚好,他一直想到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去看一看。今年春节,大江终于来到莫言小说《红高粱》中“我爷爷我奶奶”生活过的地方。旅日作家毛丹青陪同翻译,为本刊记叙了两位文学家在“高粱地”里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8.
莫言是一个极具本土性的作家。他始终执著于描写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故事,无论直面现实或重述历史,高密始终是莫言的精神圆心。年轻时的管谟业与大多数农村少年一样,拼尽全力离开故乡的土地,但多年后,作家莫言又以文学虚构的路径回到故乡。和很多成名后始终把自己悬挂在都市中咀嚼记忆的作家不同,他终于明确,自己不但需要在精神上重返乡土,而且从生存经验上必须始  相似文献   

9.
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于他本人和中国文学都是一件大喜事。也许将来.莫言构筑的那个叫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将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一样成为无数读者的精神故乡.  相似文献   

10.
港台之页     
台湾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地区莫言获奖台湾第十届“联合报”小说奖揭晓,大陆作家莫言获“大陆地区短篇小说推荐奖”。这是台湾文学界首次主动专为大陆作者设奖。以《红高梁家族》为两岸读者重视的莫言,此次以《白狗秋迁架》获奖。除莫言外,大陆旅居海外的作者刘夏也获中篇小说奖。黄凤樱等十多人获其他各项奖。  相似文献   

11.
消费莫言     
自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成为了众人围追的对象。这个名字的品牌效应让众多商家使尽浑身解数,而莫言本人则像个剪影,在喧嚣之中无奈地沉默"这个事情还没有人知道,我们还没对外说过。"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在山东高密的家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个事情"指的是他本人已和山东人民出版社签了一本书的出版合同,暂定名为《大哥说莫言》。这个寒冷的冬天,"莫言热"并没有冷  相似文献   

12.
一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和那令人热血沸腾的血尿掺和的高梁酒,使莫言这个古怪的名字不胫而走,红遍中国,远播海外。山东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家乡,那里留下了作家青少年时期的足迹。对于家乡,莫言极其自豪,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去走走,看看,吮吸那丰厚、粘稠的乳汁、来补充精神营养。高密东北乡,是他心中的圣地。千里沃野的山东高密东北乡和那诗意的青纱帐——高粱地,与莫言的顽童经历紧密相连;莫言说他在写作时,思绪常常神游在高梁地里,每逢面对稿纸仿佛又回到了那记忆深  相似文献   

13.
刘欣然 《今传媒》2020,29(3):73-74
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主要围绕"计划生育"这一事件展开,从计划生育政策下个人命运的角度,成功再现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大时代背景下农村的生活百态。本文将沿着"计划生育"这一主线,洞悉莫言对存在于那个时代环境下个体的人道关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7-127
2009年的《收获》杂志发了六个长篇,以张贤亮的《壹亿陆》开头,以莫言的《蛙》收尾。两个小说都跟“精子”有关,而莫言这部酝酿了十年的厚重之作,事关国人3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相似文献   

15.
讲家族的荣盛与衰落的故事,在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远的不说,有清以来的鸿著《红楼梦》就演绎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浮沉;而在二十世纪前后,巴金的小说《家》就讲述了高老太爷以及高觉新、高觉民等人物所组成的传统中国家族的分崩离析;到了当代,从红色经典《红旗谱》的朱、严两个家庭的彷徨与重建,到80、90年代莫言的“红高梁家族”的地缘书写与辈分互较,可以说,中国文学周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  相似文献   

16.
讲家族的荣盛与衰落的故事,在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远的不说,有清以来的鸿著《红楼梦》就演绎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浮沉;而在二十世纪前后,巴金的小说《家》就讲述了高老太爷以及高觉新、高觉民等人物所组成的传统中国家族的分崩离析;到了当代,从红色经典《红旗谱》的朱、严两个家庭的彷徨与重建,到80、90年代莫言的“红高梁家族”的地缘书写与辈分互较,可以说,中国文学周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五轮投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于2011年8月20日在京揭晓,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5部长篇佳作最终胜出,获得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崇高荣誉。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从2011年3月初开始征集参评作品,5月中旬评委开始分散阅读参评作品。与往届评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的新作。小说家莫言给作品写了序言。从序言可以感觉到,莫言是认真读了作品的,且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这是很敏锐的小说家的眼光。在莫言看来,《交错的彼岸》可以是侦探小说,可以是家族小说或寻根小说,也可以是爱情小说或留学生小说。实际上,这便把小说的题材、底蕴及传达方式都波及到了。就我的阅读印象来说,《交错的彼岸》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小说虽以侦探或破案的方式开始──主人公温妮·黄 (黄蕙宁)突然失踪了,警察局十分重视此案,并交代了这位华人女子十年…  相似文献   

19.
文学 11月的文学类榜单TOP10全部被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占据. 10月中旬莫言获诺奖,由此引发的莫言作品热使许多书店的莫言图书卖断货.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大量莫言作品的重印版本开始集中上市,因此本月上榜的莫言作品除第三名的《丰乳肥臀》和第十名的《红高粱》之外,其他7种都是2012年10月上市的新书.莫言的作品题材丰富,除小说之外还有散文、戏剧等,但最受读者追捧的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此次上榜的作品,既有莫言文集,也有单部作品,但无一例外都是小说题材.  相似文献   

20.
《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书属于“莫言心声系列”。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