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经》叠音词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经》叠音词分为垒间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两类。使用本字来记录其音义的叠音单纯词,其单字义与叠音词词义密切相关。因“本无其字”而借用一个同音(或音近)字来记录音义的叠音单纯词,其单字义与叠音词词义毫无关系。使用本字的叠音合成词,其了义与叠音词词义相同,使用通过叠音合成词,其单字的本义与叠音词的意义毫不相干。因此,不能仅凭单字的叠音词有无意义上的联系来判叠音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共运用了26个叠音词.每个词都光艳夺目、异彩纷呈,对刻画人物、烘托环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苗亮亮  查中林 《现代语文》2006,(11):122-12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人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汉语的主要特点.其语言简单明了、准确含蓄,并使用了一些叠音词.据我们统计,《论语》中除却引用《诗经》中的叠音词"穆穆"、"战战兢兢"外,共有叠音词26个,出现了35次.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叠音词基式与相应叠音词间的意义关系以及叠音词的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叠音词描绘自然景物形态、色彩、线条、光线、质感,构成一种绘画美,表现了作者用文字绘画所特有的散文语言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文中17处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来一同探讨叠音词的运用之妙。  相似文献   

6.
利用音节的重叠形式构成的词叫叠音词。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本文分别从描绘景物、刻画人物、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叠音词所起到的修辞作用,即描绘景物——景物鲜明生动、刻画人物——人物形神兼俱、表达情感——情感真挚动人。  相似文献   

7.
赵征 《考试周刊》2013,(38):14-15
《高僧传》是南北朝时期梁.释慧皎所撰写的一部佛教典籍。书中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叠音词,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知识对《高僧传》中的叠音词作分析和归类,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猛刚 《文教资料》2013,(36):27-28
叠音词的大量使用是《诗经》语言的一大特色,研究《诗经》叠音词,对理解《诗经》句意有促进作用.文章以《诗经》叠音词为引,以部分历代作品为点,对叠音词这种语言现象的结构意义及其在后世的传承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作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叠音词除了可以写景状物、描摹声音、渲染气氛外,在强化诗作音韵、结构、规整诗作句式方面也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诗经》现存305篇,其中有189篇运用了叠音词,本文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通过对其分布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叠音在诗作音韵、结构、句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形容状貌特征的叠音词,突显词义特点,增强声音形式,有助于词源关系研究。《诗经》运用大量叠音词,是集中探讨叠音词的意义和词源关系的理想材料。以叠音词的意义特点和声音形式为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对同一感觉范畴的叠音同源词进行初度系联;在同一感觉范畴内,可以根据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意义相通关系,对初度系联的结果进行二度系联;不同感觉范畴内的意义,由于"通感"而发生意义联系,可据此进行三度系联。根据系联的结果,归纳叠音词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一,各感觉范畴之间,视、听范畴的词占绝大多数;二,叠音词主要表现在对量度、光度、长度和状态(气势)的形容;三,量度和状态(气势)的词多于光度和长度的词,反映诗人对数量和气势的特别感受和重视;四,听、触和味、嗅范畴的词,与视觉范畴的通感,首先都与数量意义相通,而不是与光度、长度相通。这说明,视、听、触和味、嗅的感知,对其量度的感受。从词源学的感知机制看,义通和通感的发生,当是语言发生之初心理感受的相同,而不是词语发生之后的比喻或映射。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叠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本文试就汉语中叠词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先秦《楚辞》中的重言词情况非常复杂。从构词类型看,可分为“叠字叠音单纯词”(A1A1)和“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两类,区分时可利用本证、旁证、训诂材料。“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又可以分为A的本义的重叠、引申义的重叠、假借义的重叠。楚辞中的四音节词AABB的构成情况也非常复杂,可分为三种情况:既可由AA BB而成,又可由AB扩展而成;只能是由AB扩展而成;由AA BB而成。  相似文献   

13.
《双语学习》2007,(10M):186-188
叠字在中国古诗中有其特殊的修辞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但是翻译中却很难展现出原诗中叠字的艺术魅力。本篇论文以《采薇》一诗的四个译本比较其中的叠字翻译优劣,并借助其他翻译大家的译作总结出两种叠字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研读国风文本入手讨论国风的作者问题 ,对国风为原汁原味民歌这一观点提出质疑。结合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及政治文化因素 ,提出国风 16 0首小部分为贵族和官吏的作品 ,小部分可能为诸侯国民间文人所作 ,大部分是经过官方润色后的民间歌谣 ,其中原汁原味的民歌恐怕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15.
薛才佳 《海外英语》2011,(11):193-196
Chinese poetry has a very long and remarkable history.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s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5000 years.Chinese poetry utilizes quite a large number of methods in order to be more melodious and charming.Reduplicated words,as a figure of speech,ar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orm among them.Reduplicated words as an active rhetorical device can add more flavor and taste to poems.They have the advantages of expressing the stylistic beauty effectively in form,sound and sense,thus push the article to its topmost aesthetic beauty.This paper,from a stylistic perspective,first discusses and argues the translatability of reduplicated words and then the importance to maintain the style of reduplicated words.After that it tries hard to put forward some favorable ways of dealing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reduplicated words so that reduplicated word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an be appropriately translated without damag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nd flavor.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诗经》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叠字以及双声、叠韵,已十分成熟。“古诗十九首”的叠字运用很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唐代时出现的近体诗,由于格律上限制,叠字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而宋词叠字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到元曲,由于格律渐宽,叠字艺术又回到了它的源生地,表现更直露。叠字艺术对占代诗词的表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言语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使用的句子总是有语境的、相同的语法形式 ,在不同语境中体现不同的功能。动词能重叠使用是现代汉语的一大特色 ,集构句功能、表意功能于一体。文章试图在分析重叠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与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动词重叠的翻译不可停留在词汇层级上 ,而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 ,以意义与功能等值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诗经>叠词是融形美,音美和意美为一体的绝佳的语言艺术.朴实中透着灵动,诗意盎然.首先从汉英对比角度对汉英叠词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提供了若干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以供赏析.从<诗经>中叠词的具体特征出发,详细探讨了其翻译方法,将其分为两类:普通叠词的翻译和文化叠词的翻译,并提出了各自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绎析知道:先民们从人类第一次理性觉醒中暂获解放,并且能够坦诚面对自己本真的情感。其中作为婚恋主体中最为重要的女性形象,在受到周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的影响和牵制下,能以自身特质的情感将此阶段中的女性推入文学的长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