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迥异的风格.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对称的轴线、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构图,都充分体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和推崇.中国造园则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武术与书法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涵、风格和特点。但二者并非独立的文化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以自然万物为素材,以古典哲学为理论依据,在美学、文艺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使二者在诸多方面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审美观上,二者的共通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宋代园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水是园林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要素,园林选址大都凭借水势,依山傍水而尽得自然之灵秀,同时注意水与园林中其它景观的巧妙融合,使景观成为富于变化之中的统一整体,以此体现宋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尽得山水画之意境的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东方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世界的园林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环境关学。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法师自然”是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环境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园林种植设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规则式、自然式、混和式,这体现了园林的多样风格.园林种植设计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因不同造景需要,其要求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引发诗人沉思或承载诗人情感的媒介,形成华诗重分析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崇高深邃的美学风格。二者诗作在关学风格上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源于中西文化系统中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并形成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机制与文化规则。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绿地建设现状中的南方城市总体规划过程的人员参与、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布局、对自然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设计特征与风格、生物多样性、园林科研与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科研生产、园林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以及造园匠人,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设计与营造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而这种核心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今人对园林这一高雅艺术的创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对造园手法的影响,归纳整理传统的造园手段,并为今后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园林不仅仅是一处休憩的地方,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实践存在.而在我国的园林艺术中"山水"始终是园林造型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其中"水体"更是园林的灵魂所在,是我国"道法自然"的核心.通过"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和在园林中的运用,综合地论述了"水"如何使园林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之美,以及中国园林和园林中"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因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艺术传统,将南北园林风格融为一炉,集各种艺术于一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色彩艺术效果更是别具特色,既不同于京师园林的浮华绚烂,更有别于文人隐士园林的淡泊雅静。  相似文献   

12.
谭芬 《华章》2008,(17)
中西方的自然观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重视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种差异对中西方园林在风格、布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西方园林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园林基础上形成的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园林的优良传统,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继承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与顺乎自然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以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建筑造型与自然风貌和谐统一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以花木为点缀美化园林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在中国特定的大文化环境中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把“墨”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色彩,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色彩却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色彩审美观是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不管历史上有过多少辉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促进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在文化心理、艺术观念及风格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3大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范式还处于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画论中山水画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并推动山水画论发展以至影响园林范式研究。诗画园一体论,选取画家顾恺之与谢赫的画论观点分析寻找与园林营造关于山石的内在关联,将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运用到中国园林范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基于不同的人生意义和宇宙观点,形成“比德”与“畅神”两种自然审美观。他们从人与宇宙自然的交相感应之中,领悟到两种不同的人格完善的真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精神修养取向。这两种自然审美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及...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同时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现代园林环境设计理念强调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根据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过程,展示中国园林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