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丽琴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5):64-69,73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和文学巨匠茅盾在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发轫期,对我国神话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与探索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研究神话的初衷与目的、对神话的认识、神话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等,既有相同点,也有明显的差异之处。对他们的神话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神话学理论建构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茅盾在二、三十年代写的《神话杂论》、《中国神话研究ABC》、《北欧神话ABC》、《楚辞与中国神话》,《关于中国神话》、《读中国的水神》等一系列神话研究的文章中,对中外神话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神话学和比较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研究的目的和观点方法茅盾对中外神话的比较研究,是服从“为人生文学”追求的,具有溯本求源的特色。茅盾研究中外神话的目的是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践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创造划时代的文学。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把我国古代文学的源流溯求了一遍。“五四”时期,要借鉴西方…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中国神话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批神话学者的努力探索和辛勤耕耘使中国神话学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内一枝独秀的现代学科。对神话史和神话学史的研究属于该学科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神话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对新时期涌现出的神话史和神话学学术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括,力图清晰描绘出该研究领域三十余年间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岩 《小学语文》2011,(6):25-26
新中国成立以前,一大批作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中外神话,他们的研究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当代,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思想界“寻根”文化浪潮的勃兴,神话学研究也逐渐呈现出多元的繁荣局面,袁珂正是当代中国神话学研究进程中一位成绩斐然的神话学家。  相似文献   

6.
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话是20世纪中国人学科话语中出现的新名词,与它同时传入我国学术界的是以神话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神话学”,神话作为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化意蕴和哲理蕴涵,现代神话学发展迅猛,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在解读模式上可归结为语言学的,仪式学的,自然学派的,历史学的,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的,哲学的和女性主义的八中方法流派,总结神话学的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对于拓展跨学科的人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形是神话最核心的本质.神话研究大家如谢林、卡西尔等对神话变形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外神话学界还没有对神话的变形式样作系统化研究.在吸取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图腾式变形、情感式变形、想象式变形、梦幻式变形和进化式变形"五式"概述、归纳了纷繁复杂的神话变形现象,并对这"五式"变形发生的原理作理式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话是一个民族最早的精神家园,回眸20世纪中国神话学的历程,发现中国文化精英们不仅对中国神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做了全面细致的钩沉、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而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神话始终是一股有着深层影响的有力潜流,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庇荫之地,很自然地成为作家们的思想武库与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神话研究起步较晚。王国维把《庄子》书中大量的"故事"与西方的"神话"联系起来,开百年《庄子》神话研究之先声。郎擎霄确认了《庄子》书中神话传说的存在,以此说明《庄子》艺术手法的高超。茅盾看重《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庄子改造利用神话材料为寓言的过程中已经使神话非神话化了。闻一多认为庄子崇信万物有灵,对神话采取了吸收、消融和改造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袁珂对《庄子》神话研究用力颇深。新时期《庄子》神话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寓言研究、神话意象研究、神话思维研究,与《山海经》、屈原的比较研究等几方面。反思《庄子》神话研究,是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神话学证据法是一种实证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不断演进的过程,神话证据由单纯的文本逐渐扩展到文物考古、口头叙事、民俗叙事、图像叙事以及物的叙事等多重证据。神话学证据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从重视文献扩展到重视物证和口头传统,并将线性推理拓展到不同性质证据的多维度论证,神话证据的文化属性得到凸显,跨学科特点也得到不断强化。神话学证据法的应用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深入推进,对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中国古代神话和早期文明研究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怀神话: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不是一种政治理论,也不是对一种观念学说的申述。而是一种化意识形态。弗莱将其独特地表述为神话关怀,他提出了首要关怀与次要关怀、封闭的关怀神话与开放的关怀神话、关怀神话与自由神话等范畴。他认为意识形态属于次要关怀.而学则接近首要关怀,并断言当今惟有教育和学是超越意识形态的有效的乌托邦力量。弗莱立足于关怀,将神话与社会、学、教育及各种价值学说贯通起来,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沈德鸿(茅盾)先生对于楚辞研究也颇有造诣和贡献。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专门为中学生编注了楚辞选本.先后题名《楚辞》和《楚辞选读》。该书的《绪言》从楚辞与神话之关系的角度多所发明,提出了楚辞源于神话等新颖独到的见解.对楚辞的评价即高且新,皆为前人之所未及,于后世楚辞神话学的研究有深刻启迪和影响。该书正文选取《离骚》等8篇26首楚辞作品,分别加以注释,也很有特点和一些独到见解。其注释虽有失当和不足之处,但毕竟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学与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神话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义拟从古代与现代来分析探讨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神话与西方文学有深厚的渊源,在古代两者相辅相成,而20世纪文学出现了神话复兴。  相似文献   

16.
杨利慧教授的〈神话与神话学〉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神话学课程的第一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此之前,国内也出版过多部神话学概论性著作,这些著作为神话研究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神话与神话学〉的出版则标志着神话学这门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7.
羿神话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羿神话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从开放的角度对羿神话所隐含的文化意蕴作深入的剖析,很少从纵向上对羿神话发展、流变及展衍情况进行梳理与考察,没有从整体上挖掘羿神话在文学、美学、主题学等方面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主题学角度探索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其展演情况作整体梳理、注重道教神仙思想对羿神话的渗透和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研究的整体考察。研究发现,斯特劳斯在吸取多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将哲学思辩与经验实证相结合。在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引入神话学之后,发现了不同神话深层共有的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19.
苏艳 《培训与研究》2009,26(1):35-36
本文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研究的整体考察。研究发现,斯特劳斯在吸取多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将哲学思辩与经验实证相结合。在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引入神话学之后,发现了不同神话深层共有的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神话学领域,至今有专门对象,无专门理论方法与术语.本文认为,"母题”是比较神话学的核心概念,它是构成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应该成为比较神话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为此,对"母题”的由来;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含义;在比较神话学中的定义;与主题、意象、原型之间的差别;以及在神话研究中的独特功能等;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