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分析,是《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中学阶段对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归纳起来有四种,以下以常见的酸、碱、盐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数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囚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问的互换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易挥发,难溶于水,难于向溶液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离子,致使复分解反应有的不能发生。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难挥发,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要在验证理性知识是否正确、完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变化条件的学习。电解质溶液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与农林各学科联系十分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所具有的性质和特性,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溶液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章节,掌握好这些知识,对加强“双基”,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解质溶液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多,内在逻辑关系较为严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的同时,重在突破难点。本文拟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设置台阶,降低难度 “基础知识与新知识是智育的两个支点”。学生在学习电解质溶液新知识时,已掌握了酸、碱、盐是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等基础知识。一个牢固的“支点”为撑起另一个新“支点”奠定了基础。一个知识难点往往由基础知识(旧知识)…  相似文献   

5.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应用化学平衡理论的范例,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同学们要正确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问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现将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常见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内容关于电解质溶液方面涉及较少,然而研究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平衡问题对于无机反应以及生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电解质的化学势出发,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及离子反应平衡常数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热点问题一关于电解质电离的相关化学用语(一)高考考查知识要点1.根据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在电解质溶液中,因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往往存在着多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程度不同的平衡体系。比较、判断溶液中微粒(离子、分子)数目的大小顺序,确定微粒(离子、分子)数目的恒等关系,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化学平衡等概念、  相似文献   

9.
1 指导思想 1.1 要充分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表现 电解质溶于水,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甚至分步电离,是否存在相关的平衡,情况各异.如盐中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酸式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  相似文献   

10.
1.如何判断某物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答:方法一,从概念着手判断,电解质是溶于水或融化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融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方法二:从物质的类别判断:酸、碱、盐、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非酸性非金属的氢化物(如NH_3)、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 ,弱电解质溶液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Λ0 不能直接测定 ,它只能通过相关强电解质溶液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及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计算得出 .事实上 ,通过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测定 ,不仅可以确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而且可以确定弱电解质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 .与此同时 ,也发现了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可分为酸溶液、碱溶液、盐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需要逐一理清,才可从容应对高考。  相似文献   

13.
陈伟 《考试周刊》2009,(15):171-172
本文指出在复习电解质溶液时,可以水的电离平衡为主线分析在纯水和酸、碱、盐等稀溶液中,各种因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旨在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等稀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电解质溶液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对2011年电解质溶液高考试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其整理、归纳、整合,辨析如下:1辨析酸的稀释  相似文献   

15.
本讨论酸效应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提出条件沉淀形成常数概念,为控制酸度对不同离子进行沉淀分离的可能性提供半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的电离过程。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难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相似文献   

17.
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及酸、碱、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变化,是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对这方面的内容给予详细解析,并举述实例做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水的电离》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继续,贯穿电解质溶液始终,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属高考必考内容.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几个误区,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电离用“=”,弱电解质电离用“→←”;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写。  相似文献   

20.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电解质溶液一章的基本概念,教这一节应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突破。在分析了本节的难点和重点之后,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和教学组织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