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传统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论苏轼寓惠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轼寓惠期间通过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 以“无思”“无待”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来对待人生, 构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精神境界, 从而在人格上超越了传统士大夫。  相似文献   

2.
对于苏轼贬寓惠州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历代都是有些争议的,主要表现在思想是否消极?艺术上是否平淡?上个世纪80年代后,研究苏轼寓惠的论文比较多,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文章从苏轼的寓惠生活、寓惠思想及文学创作等八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让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苏轼寓惠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寓惠散文创作,不但保持着宋一代散文成熟而稳定的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时代印记和主体风调,而且还鲜明反映了他自己信手拈来而生发自如,如话家常而启迪灵智,姿态横生而妙合入化,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的特色。其具体反映在“表现放达恬淡的心灵和显豁乐观的胸襟”、“发抒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明睿的识见和启人心脾的哲理”、“轻灵闲适,自然天成而又奇纵练达的艺术风格”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苏轼贬惠两年又七个月。在这“蛮貊之邦”, 他除了创作大量的诗文外, 也留下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当时“惶恐忧戚、小心谨慎又‘无往而不乐’”、“有思又无所思”的矛盾心态, 是研究其寓惠心态及情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苏武寓惠时期,是他的思想和感情跟劳动人民获得更深广的结合,艺术美学观臻于进境,爆发新的闪光,花拥果硕的丰收期。他在这期间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可归纳为四点:一、毫端有神,穷尽岭南山水的意态;二、发于肺腑,歌吟惠州人民的懿行;三、笔锋吐愤,谴责统治阶级的虐政;四、恣情任性,林举自由纯朴的乐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苏武寓惠期间所写的诗文和行动中,得出他在思想上三个飞跃的结论:一改历代封建官吏的愚忠思想,对人生价值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圆通佛道,嘲解人生;更讲究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不少人认为苏东坡贬寓惠州时,过著称心惬意的生活的错误看法,以大量的事实说明,苏东坡寓惠时的生活是困顿的、行动是没有自由的,幸得表兄程正辅的关照,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胡立新 《黄冈师专学报》1999,19(2):46-51,94
在中国赋史上,苏轼是“变赋”的创始人,”骈、散融汇”的开拓者。他有意识地追求赋的“新变”,既吸收了诗骚、汉赋、骈赋的传统精粹,又向“现代诗化散文”似的方向转变,并从题材的开拓到艺术的创新,从意象化抒情盲志到意境的象征超越,皆多所建树,在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变赋”的体式和审美特质,为新赋体注入了艺术审美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苏轼《蝶恋花》词约创作于贬惠的绍圣二年(1095) 秋。词中以“香草美人”寄寓了词人贬惠前后的感怀与识见, 含激愤于婀娜之中, 寄妙理于旷达之外。集情趣、谐趣、理趣于一炉。谐中寓庄, 似婉实豪、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10.
按中学历史知识,王安石是改革派,司马光是保守派。为使学生们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史实上给苏轼予以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苏轼短制散的概念,分析了苏轼短制散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两方面的审美特点。进一步论述了苏轼短制散对宋代散以及苏轼一般散作品议论冗长、雕饰太多缺陷的匡正。  相似文献   

12.
人们说《判断力批判》充满“二律背反”,人们又说康德时常自相矛盾。也许他们是对的,也许他们只是误读了康德:如果他们以为自由美可以发见于尘世,如果他们认为“美的理想”等于“美之大者”,如果他们以为康德美学的核心是“美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是从徽州走出来的,走向了世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人,胡适并未对传统文化抱有虚无主义的态度。胡适曾经坦然承认徽州故里的生活经历,浸染的徽州地域文化精神是构成他的思想进程的重要背景,在胡适的文化性格里沉淀了许多活跃的徽州因子,或隐或显于胡适的生活方式里,而且对胡适的学术研究、政治思想、文化心理等都产生了浓厚而广泛的影响。程朱“新儒学”、戴氏“汉学”与徽州商人文化就是徽州文化得以坚实、稳定的两个对立统一的层面,即形而上的精神,形而下的物质力量。本文将从胡适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拣出这儿个积淀在胡适文化性格中徽州文化精神的因子,微观地分析徽州人文精神与胡适文化性格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苏轼仕宦40余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酷爱自然美,并创作了大量讴歌大自然的诗文,寄托着他丰富、生动、深刻的情感。从比德、禅悦、怡情三方面来分析,苏轼的情感追求无不给现代人以昭示。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并不是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科学,她无时无刻不在从各个方面闪烁着“美”的光彩。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美的过程,美是真的最高境界。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学中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美的东西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原生样态和典范形式,徽派建筑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观念和民族审美意识,而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堪舆意识在徽派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徽派建筑的村落选址、建筑造型、设计样式、室内装饰设计无不蕴含着深厚的堪舆思想,考量这些堪舆思想及其背后富含的生态意义对深化徽派建筑设计的价值认知以及建构新的建筑生态美学都具有颇为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在中国商界舞台上盛极一时,它的成功归因于其所具有的徽商精神。这些精神品格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加以传承和弘扬。本文分析了徽商的精神品格,包括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并分别从这四个精神品格探讨对当今社会和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北宋诗人苏轼题画诗<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的详尽解读,既具体形象地诠释了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又诗意地把握到了诗作中所蕴藉的生命跃动的青春美.  相似文献   

19.
徽州武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影响徽州拳师伦理道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安理学的浸润、徽州教育的宣扬、地理环境的内聚力、宗族制度的控制,都曾发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轼有三子,唯季子苏过一直伴其左右,受其濡染也最深。父子相处中,苏轼抚养教化,不辞劬劳;苏过感馈春晖,亦尽心竭力。苏轼晚年贬居岭海,罪不及孥,然苏过纯孝,南迁侍父,躬行孝道,宽解父愁,他的陪伴成为苏轼晚年的重要支撑。苏轼病卒,子承父志,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以斜川诗文弘扬苏学,续写苏门传奇。纵观苏过一生,前半生伴父辗转漂泊,后半生携家艰难度日,长眠后与父亲黄泉相伴,与父亲谱写了人间情笃的美妙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