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家的出路如何,《大公报》率先发起讨论,知识界提出各种救国方案,展开激烈争鸣。《大公报》主张发展经济,强化政府的统治职能,用科学精神建设现代国家。其观点与知识界有共识,为当局认可,使《大公报》在社会上极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逻辑自明末李之藻翻译《名理探》到清末经严复传入中国历经300年的历史空间,以清末严复的译介传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知识界的影响为巨大。严复对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突出的贡献,而李之藻的历史作用也应作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1918年1月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未尽,美国总统威尔逮在国会两院发表了“十四点和平纳领”的演说,其中关于民族自决和弱小国家权利的诺言,使中国知识界为之振奋。1919年1月,威尔逊订自出席巴黎和会,更加鼓舞了知识界对美国及和会的信心。中国人希望在和会上运用“民族自决”的原则解决山东问题。然而,威尔逊在最后关头放弃了他的原则。笔者试就山东问题的由来、和会前后期威尔逊总统对山东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分析威尔逊放弃“民族自决”原则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费正清与《中国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年)是美国当代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毕生致力于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研究,开创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局面,被称为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创建之父”。费正清一生笔耕不辍,编的作品有六十余部,像《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剑桥中国史》等已广为人知。《中国新史》是费正清的最后一部作,在完成这部作的两天之后,费正清便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5.
雅克·德里达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代表。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年-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他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王海军在《试论美国庚子赔款的“退还”》(载《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美国“主动”“退还”庚子赔款,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第一,这是美国政治、经济势力强大,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退还”庚款正是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当时,震惊世界的中国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使美国因此而得到启示:光靠武力是不能征服中国的。从20世纪初起美国迅速调整其对华政策,如在文化方面,通过在中国办学校以及吸收留美学生为手段,加强资本主义思想的灌输,控制中国的知识界,培养亲美势力。美…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在《申报月刊》编者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学者们在分析中国现代化障碍和阐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应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观点,对中国现代化方式进行了有益探讨,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崩溃论”的由来及其发展“中国崩溃论”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斯基教授对中国GDP统计的质疑文章;另一个是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及其相关言论。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斯基教授自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GDP统计问题,提出了“中国GDP增长率存在严重水分”的观点。罗斯基教授的观点起初并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认可以及媒体的注意,但是自2001年年底以来,特别是2002年年初以来,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例如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中国经济评论》,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文化启蒙和思想解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携《约翰·克利斯朵夫》(John Christophe)进入中国知识界,以鲜明的个性式话语从主流话语中悄  相似文献   

10.
对于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左倾倾向,大陆学界多引用毛泽东的说法:"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事实上十月革命1920年以后才广泛产生影响,在此之前,《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新青年》7卷6号以将近三十页的篇幅刊载《宣言》原文及各团体、各报刊的答复与热列响应,以《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形成当时知识界亲俄的热潮,从而对于之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接受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照考证《新青年》《宣言》译文与外交部原始电文版本,揭示官方版与民间流通版译文之显著区别,而此区别显然有助于民间知识界对劳农俄国的心理接受。进而论证《新青年》宣言译文与民间舆论(含团体及报刊)的来源,是主编陈独秀有意识的剪贴数报所建构形成的左派倾向民间知识界的整体舆论导向。在当时宣言被禁的情况下,《新青年》仍以大幅版面报导,不但形成一种知识界反抗政府的抵抗姿态,也形成左倾刊物的连带性,此种连盟关系,更表现为之后《新青年》的作者人脉。《新青年》大幅刊载"对于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也是该刊之后逐渐定调为马列主义代表刊物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经济体制虽有所疑虑和保留.但都不同程度或变相地肯定了其合理性。它之所以在当时中国知识界的视野和观念中是比较理想和美好的事物,是因为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同”理念相吻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似是而非地切近中国社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否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易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异同,历史上《易经》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否有过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事实等问题。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百年文化论战在新时期的继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知识界仍然有太浓厚的文化情结和唯科学主义思想在中国几乎成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纽约时报》和香港《信报》均载文评述海外学子归国热潮。美报说,越来越多的留美学生眼下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创业,甚至来自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第一代、第二代华人也正在返回中国大陆。文章援引搜狐公司董事长张朝阳的话说,因特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终于把他们成批吸引了回来。  香港《信报》的文章指出,一位在中国土生土长,1999年刚从美国哈佛商学院毕业的28岁陈小姐说,尽管在美国生活好,但自己思乡情切,希望与亲人在一起,加上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所以毅然回国,她坦言,自己到底是中国人。文章说,与8…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知识界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掀起了关于文化问题的反思和讨论。知识界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约译解》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阳明学作为解释的方式,以卢梭的平等自由和民权观作为要核,温和地回应了幕末明治维新时期的东洋命题,即当时的日本应选择何种道路。这部作品对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学人和知识界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3):8-8
美国为何推崇中国教育?《时代中国》2008年第1期刊载的文章提到:美国推崇中国当今的教育,准确地说是美国统治者特推崇中国当今的教育,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孩了还是喜欢美国自己的自由、开放而愉快的教育。其实美国的教育特别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外化交流史上,论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恐怕无过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了。这不仅因为其集大成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迎合了五四时期中国的时代需要,还因为杜威本人作为当时最有国际影响的思想大家,从1919年4月至1920年7月有长达两年多的中国之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的14个省市,频频演讲,连连,积极宣扬其思想学说。此外,杜威的一大批中国弟子,也是当时中国学界的风云人物。如胡适、蒋梦麟等人借其师来华之机,更是推波助澜,极力宣扬实用主义学说。杜威因此成为五四时代知识界一致欢迎的外国思想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最好大学评选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最好大学评选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沈红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以下简称《美新》)每年对全美重要的大学和学院进行调查评估,并将排名结果予以公布,被称作美国大学和学院排行榜。...  相似文献   

19.
施耐庵的《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西方最早七十回全书译本是德.书名为《强盗和士兵》,法译本为《中国的勇士们》,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译得最好的要算1938年诺贝尔学奖获得、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名字赛珍珠)的译本,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19,(1):52-57
近年来中日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对彼此新印象的形成也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日知识界都在重新审视彼此的国家形象。日本的"中国观"大抵集中在来自《论语》、《三国》的古典中国观以及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革命中国形象。如此而来的中国观都积极向上。而事实上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有很多误解与偏执。众所周知,如此中国观的形成与日本近代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以及宣传有关。中日知识界对日本民众中国观的相关论述已不鲜见,而对当时中国民众形象的整理与论述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我们将重新梳理二战前日本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民众的印象及其形成背景。具体以芥川龙之介及其同时代的"中国通"清水安三、橘朴的相关论述为对象作横向对比,进而让我们对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的中国民众形象有一个客观认识,并探究其背后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