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华 《考试》2011,(3):44-47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3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概念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如果学生缺乏明晰的地理概念,就会影响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理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和城市化"一章教学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等几个概念形意相似,较易混淆。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却未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具体分析,城市化包涵两层含义:其一,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致使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二,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很大变化。除此之外,中图版、湘教版的教材中也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看作是城市化的另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城市化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化率已达49.68%,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出现上述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城镇化模式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世纪.据预测,在2001年37%的城市化的基础上,中国城市化会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将超过60%,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从而最终实现城市化,进入城市时代.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现象也日益凸显,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以安顺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的防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安顺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防治"城市病",切实提高安顺市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流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不当表述我们注意到,现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6年11月第4次印刷的《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第33页,在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有关加速阶段的说明中,有如下表述: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在34页又  相似文献   

9.
陈如为 《留学生》2011,(3):35-35
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资源与劳动力正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在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同时,也给城市人增添着烦恼,如: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匮乏。如何破解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面临的难题?如何从根本上医治这些“现代城市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大学校园文化这一特有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这是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感到难以适从,以致出现了“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影响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几项因素的分析评价 ,论述当前编制城镇规划中确定人口规模存在的问题 ,并在比较几种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阐述笔者观点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 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 50万至 100万的大城市有 43个,人口在 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400多个,均比前几年有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沦为"蚁族",自有社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审视,"蚁族"群体的生成,与"蚁族"主体学无所长、人才类型定位游移、职业准备缺失等"蚁族"主体自身的原因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因而,解决"蚁族"问题,不能仅寄希望于体制与机制改革,更应以改善教育、完善主体为思路寻求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4.
说起“富贵病”,人们往往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联系起来。说它“富贵”是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人们过度饮食、饮食不平衡、少运动、酗酒、吸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同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富贵病”,它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危及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界限越来越广阔,大片农田相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高的楼房和越来越繁华的商业区.尽管城市扩张改变了城郊村落的面貌,也改变了城市的布局,但是原本的村落社会组织关系等内在层面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都市村庄"便日渐成为镶嵌在城市茫茫大海中的一个个孤岛.本文通过对郑州市某个"都市村庄"的调查研究,包括乡民人际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的演变等,展示出中原地区"都市村庄"正在经历的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崔晓燕 《地理教育》2015,(Z2):81-82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版第7次印刷)第二章第三节第41~48页“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本章的前两节分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构成与特点,这节内容是把前两节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是对前两节所认识现象的说明与优缺点的分析。这一节提出的问题与我们的生存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对前两节内容起到总结归纳和延伸的作用,进而对本章知识掌握更加牢固。本节的学习还为本书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承上启下,为将来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17.
曾裕尧 《考试周刊》2009,(24):229-229
1962年,美国地理学家布赖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我们要科学地探索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的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则是我们要正视和面对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破制度壁垒,破除二元化的结构机制,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治疗城市病中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提供,保证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姚树洁 《留学生》2013,(7):34-34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经过以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化阶段,是人们耳熟能详而又无法不认可的法则。“城市化”也许是这个进程的必要阶梯,但“城市化”如果衍生出“城市病”,城市建筑干人一面,所有城居人口都住进拔地而起的高层格子里,城市成为水泥森林,通衢大道布满玻璃堡垒,恐怕也不是“城市化”的初衷所预期。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化发祥地欧洲大陆,似乎在刻意地拉近“城市”与“乡间”的距离,而城市里面的历史文化遗存,也刻意不去触碰,而是得到了更为周到的保护。即将和已经展开的“城镇化”将如何走向?有报道称,这将是“二次土改”,政府行为被土地“绑架”的局面会有所缓解,但由于大约两亿农村流动人口需要入城定居,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势所难免。因此又需要大量的投资,据称缺口达几十万亿元。而且许许多多的县,都希望趁“城镇化’的良机改县为“市”,报道说至少有138个县正准备这样做。  相似文献   

20.
知识城市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城市建设以知识为中心,在城市的各个领域都执行一种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创造力的发展战略,将知识置于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同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知识城市理论,认为广义知识城市理论才是城市管理思想的真正变革。广义知识城市建设和中国城镇化在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实现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利用广义知识城市理论促进中国城镇化,可以改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扩大知识的作用范围,为城市发展提供崭新的模式,找到无穷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