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黑人文学在人性主题的认识和发展方面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变化。这种变化与黑人民族觉醒与抗争的政治斗争相伴而行,也与黑人作家和民众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对人性认知的逐步深入直接相关。在整个20世纪里,经过大致三个时期的发展和变化,黑人文学逐渐成熟起来,步人世界文学的前列,其对人性的认识和分析也变得冷静而客观,达到了文学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三次高潮形成于不同时期,通过第一次高潮中的“认同”、第二次高潮中的“反抗”以及第三次高潮中的“融合”等不同表现形式,最终达到高潮。三次高潮之间的转向和延续,体现了黑人文学发展的总体脉络。从社会背景——主要文学理论思潮——高潮的表现等视角展开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脉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5.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创作理论和其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为美国黑人文学开拓了新领域.他的思考与探索预言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倾向和演变轨迹.艾里森的影响体现在对主题选择、文本结构及创作美学思想的创新和拓展.这种影响贯穿黑人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即1962-1983年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及1983-2001年的新黑人美学时期.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其文化产业也异常发达,有资料显示,其文化产业占CDP总值的20%左右,而其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首位。这一经济与文化领域中的巨头,其文学作品中不容或缺的人物形象中永远不缺黑人,作为美国文学中重要的形象代表,黑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蕴十分深远。对此,本文从影响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嬗变的原因入手,了解人本主义及美学创作思维下黑人形象嬗变的发展,以此来认知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莱特式反抗小说"和"寻求黑白融合小说"三个阶段.黑人文学以其厚重的历史使命感,深刻的现实意义,影响并推动着美国黑人争取权利斗争的历程.美国黑人文学与美国黑人运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人性基本沿着“文以载道”的历史惯性运行于社会性一翼,1930年代朝自然性稍稍拐弯,很快又重回社会性,直至1990年代才最终完成对自然性的确认,人性范畴才逐渐得以明晰。文学中的人性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权,唇齿相依呼吸与共。人性理论的多元开放不仅为文学撑开了天空,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基础。精神重塑是21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试析人权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又称美国非洲裔文学,它的发展同美国的黑人文化、种族身份、政治地位等的发展密切相关。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文艺复兴”(又称哈莱姆文艺复兴)是美国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文坛的标志。本文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观点出发,回顾了黑人文学发展繁荣的简要历史,透析了人权状况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凸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主要经历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抗议的狂热和自我本质的反省,进而是对生存问题的文化观照等阶段,形成了美国非裔文学史上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美国黑人民间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对一个曾经被剥夺了话语权利的民族来说,音乐是能够将他们的痛苦经历升华的最有效的艺术形式.美国黑人文学”存在的基础是民族文化,而黑人音乐正是一种最能代表黑人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号.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里弘扬黑人民间文化,以布鲁斯为基调反映艰苦的黑 人生活《最蓝的眼睛》中克劳迪亚对佩克拉悲剧的叙述就是用布鲁斯的传统来讲述的.  相似文献   

13.
《宠儿》——一部美国黑人的文学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宠儿>堪称是托妮·莫里森所著的一部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意识,莫里森的文学思想无论其经典的文化个性还是独特的艺术性都不失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183;艾里森的小说创作理论和其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为美国黑人文学开拓了新领域。他的思考与探索预言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倾向和演变轨迹。艾里森的影响体现在对主题选择、文本结构及创作美学思想的创新和拓展。这种影响贯穿黑人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即1962-1983年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及1983-2001年的新黑人美学时期。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文学既继承了非洲的文化传统又成长于美国文明的土壤中,有着双重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日用家当》的分析,透视了黑人文学中双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宠儿》堪称是托妮·莫里森所著的一部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意识,莫里森的文学思想无论其经典的文化个性还是独特的艺术性都不失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较少受到国内研究界的关注,为此,本论文选取其中的代表作家特瑞·麦克米兰,分析其两部代表作品,指出其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承接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传统,而且还做出了富有创新性的贡献,即在重新阐释富有时代气息的黑人女性精神、塑造更加积极向上的黑人女性及其群体形象方面,展现了黑人女性文学在当代得到发展的实绩。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7,(1):67-72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黑人文学得到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用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奠定了黑人女性文学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黑人女性文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从20世纪70年代的托尼·莫里森到90年代的特丽·麦克米兰,黑人女性书写在姐妹情谊、母性和事业等主题方面有了新的诠释和内涵,彰显了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以及叙事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以文学人性论为理论依据,从人性化层面解读《项链》及《大浴女》的主题,论证人性是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20.
赫斯顿的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叙述了奴隶制废除后,仍处在男性权威和白人至上的思想桎梏下,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女性意识觉醒的思想和感情的故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珍妮的"身份"解读,引导读者分享作者所特有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