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雨》是20世纪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奉献给世人的经典话剧。曹禺作为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他一直在思索着人的出路的症结所在。《雷雨》中关于人类与天地间"残忍"的悲剧正是传达出他对人自身"存在"的思考。剧中所揭示的人的生存困境,在表现人存在的梦魇和焦虑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他希望能建构一个有爱和理想的人性存在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雷雨》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气息,这是由于《雷雨》的创作暗合了基督教"罪感——惩罚——救赎"的模式。《雷雨》全剧再现了周公馆的罪恶,把周公馆各色人物的罪感表现出来,周公馆的罪恶最后受到惩罚,罪孽深重的周朴园皈依了基督教,周公馆成为了教会医院,基督教救赎场景再现。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造成深远影响。《圣经》中的内在结构“原罪与救赎”是西方文学的经典的叙述模式,同时也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造成深刻启示。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分析曹禺的《雷雨》与北村的《施洗的河》。  相似文献   

4.
曹禺在<雷雨>中建构了具有双重功能的叙事文本以"结局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浅层情感需要的阅读文本,以打击这个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深层情感需要的反思文本.文章试解读这两种文本功能,发现曹禺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霞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1):81-84,99
《雷雨》自出版以来,其文本中的序幕与尾声被一再地删除。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干预下,《雷雨》文本原有的“忏悔”叙事语言、“罪恶与救赎”创作主题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透过小说《蓝色的马》的表层文本分析了造成现代都市人性形变的深层原因——来自现代文明的挤压,并挖掘了作品独特的积极意义,即潜在的救赎意识。  相似文献   

7.
作品是作家灵魂高度自由,精神高度释放的心理活动产物。作家主体精神、心理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作品的产生,“原始情绪”是《雷雨》的一个不可否定的客观存在,是促使曹禺从事戏剧创作最深刻、最稳定、最强大的“原动力”。本文试图探析“原始情绪”的成因、内涵和表现以及与曹禺创作生命流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生活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急需走出精神困境。无论是深陷于网络或是试图逃离网络的行为,背后蕴含的存在焦虑都不容忽视。数字化生活中面临的情感抽离、目标偏差及认知颠覆等问题,在使个体生存存在焦虑的同时,也在不断加深焦虑程度。要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生活就必须有相协调的精神状态。如何纾解个体存在焦虑,重塑精神家园,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蛰伏八年,麦家携长篇小说《人生海海》回归大众视野,小说摹写了英雄上校与普通少年“我”的命运浮沉与精神向度。浙江山村承载并演绎着人物的传奇故事,也蔓延着危难与悲剧,展现了人物的存在之困和精神之殇;诱发悲剧的缘由是人性暗面滋生人言可畏、“他人即地狱”以及深刻的负疚感;小说不限于探寻“病因”,同时也为其寻获疗救的“药方”:设置救赎机制,建构人物“心灵乌托邦”。小说暗含了绝望与希望的辩证关系,并探索绝望之后的希望,传递着“文学是人学”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0.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乡土小说一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新作《蛙》也不例外。《蛙》向我们畅所欲言地展示着人情伦理与国家意志、女性身份与男性作为、计生政策与物欲世界、自我救赎与"继续荼毒"这一系列的冲突,向我们阐释了社会是一个异化的存在,它在不断的异化和冲突中更加真实的进化与完善,一步步的建构着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全部世界。  相似文献   

12.
经典作家认为时象化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现实存在方式.实践的具体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当下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存在方式,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存在的骑士》讲述了查理大帝时期一个没有肉身的骑士阿季卢尔福在荒诞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如何通过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实现救赎的故事。卡尔维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现出人类自身命运的焦虑,他赋予阿季卢尔福超人的意志使其对抗现实的虚无,让朗巴尔多及托里斯蒙多回归人类美好的情感。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审美救赎思想及对人物的精神出路的探索展示出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曹禺的《雷雨》是两部撼动人心的家庭悲剧,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剧作创作的现实性基础、伦理意识、悲剧呈现的形态、女性悲剧根源以及救赎方式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个性,成功折射出了中西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特殊的身世遭际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张爱玲产生存在思想的土壤,张爱玲以个体的“人” 为切入点,描绘了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的焦虑、畏惧和异化,以及被抛入荒诞世界中的人往往用自欺来逃避生存焦虑的现象,表达了她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这是张爱玲存在意识的体现。对文明的批判,张爱玲也表现出存在色彩,存在意识使她的作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劳动过程中人的对象化、客体化,并由此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从"在世存在"的视野分析异化理论,有助于探求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金陵十三钗》讴歌了十三个秦淮女子的舍生取义,肯定了人性升华中完成的"自我救赎",但当把"救赎"看为一个事件,察看卷入这场事件中的人物,他们的身体、思想、情感、心理、生活因此受到的影响时,发现文本叙事中的"救赎"更多是指向对他人一种本能的、责任的、身体层面上的保护,而缺乏一种精神式的、人性反思的救赎,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一种更为宽广的生命维度视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金仁顺的小说《水边的阿狄丽雅》讲述了一个另类、神秘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女人都是“骗子”,她们为着不同的生存目的撒了不同的谎,并走向各自不同的命运。一方面生代们在现代都市明下精神困顿,一方面又渴望追寻人性的办真。  相似文献   

19.
男人如何安置自己的灵与肉,如何通过女人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村上春树与张爱玲在各自的作品中给出了不同的思考。直子与绿子共同构成了男性作家对于美好女性救赎男性灵魂的想象,然而,“肉”的缺席使得不真实的“灵”与爱无力确立男性的存在。张爱玲则以女性立场书写男性欲望投射里的情妇与妻子,以娇蕊与烟鹂红白玫瑰身份的转换,道出了男权中心主义在灵与肉之间的焦虑与尴尬。男人只有以创造性的生活为依托,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确立了自己的“在”,才能完成自己对现实的“本体性否定”,建立新的二元性生活,找到自己身体与心灵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西爱情悲剧代表作品的《苔丝》和《雷雨》有着共同的特质:文中女性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男性的摧残,成为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经过种种努力,通过爱情反叛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就《苔丝》、《雷雨》中女性爱情救赎与反叛之路坎坷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剖析,就其自我救赎与反叛之举的文化因素进行揭示,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女性救赎之路的文化实质进行比较,揭示其对爱情悲剧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