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艺大众化思想是瞿秋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想在"向群众去学习"的前提下,主要表现为文艺形式的大众化、文艺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大众化文艺的创作方法等方面。瞿秋白对大众文艺的倡导对改变当今大众文艺的"低俗化"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的个性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个性至上论;中期个性的工具论;后期重估个性的价值,其分别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大革命失败前后联系在一起,其中第一阶段具有时代的共性,而后两个阶段,以其"历史的工具"到"历史的误会"的独特转变,则体现了瞿秋白比较独特的个性观变化。反思瞿秋白的思想变化和悲壮人生,对于个性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乃至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太阳社、创造社"奉旨申斥"事件开始,依据所能见到的材料,仔细追溯了鲁迅与瞿秋白从"五卅"到"左联"期间的龃龉和友谊,认为鲁瞿关系呈现为一种不平静的动态过程,即从富于敌意的对手转换为很有原则性的诤友。同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还梳理了瞿秋白与太阳社、创造社的关系,与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关系及其极左思想的来源和一贯性,也分析了鲁迅的心理活动。这种探讨对重新审视鲁瞿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论争中的角色与地位问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长期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或探讨瞿秋白的这一思想,无论对于加强对中国革命艰辛历程的认识,还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认为,翻译可帮助创造出真正的中国现代白话文,主张译文必须忠于原文,且"信顺"统一的直译。他坚持用"绝对的白话"心装读者,不赞同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在翻译理论上的许多见解也有有失偏颇之处,但至今仍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两头真"的杰出代表,极富个性和价值,集中表现在自我定位、心灵解剖和身份认同上。早年赴俄时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晚年被俘后所写的《多余的话》,就是他献身革命历程一头一尾的真实的内心记录,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散文珍品,而且为研究现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政治、革命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更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和人格修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道德资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革命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上,他都是一个"多余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渡时代英雄——的光辉典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关于瞿秋白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文化思想的研究成为热点。国外学者关于瞿秋白的研究发表的论著亦较多,其中以苏联、日本、美国和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学者居多。本文旨在对这四个国家的瞿秋白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并尝试进行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曾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作用、分类作过一些分析评价,形成了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有时也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对瞿秋白的知识分子思想做一些分析和思考,可使我们更全面认识瞿秋白,认识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而且由此与现实问题结合,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分子与当前知识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瞿秋白创作的中国最早记叙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情况的散文名著。它真实而具体地呈现了瞿秋白向往共产主义、迈向苏俄并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是宝贵的党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曾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作用、分类作过一些分析评价,形成了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有时也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对瞿秋白的知识分子思想做一些分析和思想,可使我们更全面认识瞿秋白,认识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而且由此与现实问题结合,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分子与当前知识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校王关兴同志和丁景唐、陈铁健、王铁仙等同志合著的《瞿秋白研究文选》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选》共收录了作者们近年来撰写的研究论文二十一篇,并附有《瞿秋白笔名、别名集录》、《瞿秋白研究资料目录索引》等考证详实、严密的资料。该书系近年来瞿秋白研究领域内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同志为着革命斗争的需要,曾用过的笔名、别名和代号,达一百多种。丁景唐和文操同志合编的《瞿秋白同志笔名、别名集录》,黄美真、姜义华、石源华同志合写的《〈瞿秋白著译系年目录〉补遗》,陈弼同志撰写的《瞿秋白同志名字考》等,对瞿秋白同志的笔名、别名作了详细的考证汇录,为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瞿秋白的生平和业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其中还有一些遗漏,特补遗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瞿秋白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不朽贡献。在文艺与政治关系上,瞿秋白认为“文艺是政治的留声机”,周恩来认为,文艺要适应各个时期的需要,瞿秋白的工具论与周恩来的适应论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上,瞿秋白坚持“真实论”,对浪漫主义持保留意见。周恩来则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论”。辩证处理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瞿秋白首次向文艺界介绍了恩格斯关于典型化的理论。阐明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为现、当代典型化理论提供了最早的依据。周恩来深刻论述了典型的多样性问题,并为典型化提供了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爱勤 《上海教育》2009,(15):21-23
民众教育是孟宪承教育思想里"着力最著"的一个领域。在开展对民众普及教育的历程中,孟宪承始终在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的民众教育发展,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需要,创造性地构建了民众教育思想体系。与同时代的陶行知"生活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晏阳初"平民教育"、梁漱溟"乡村建设"等相比,  相似文献   

15.
《老年教育》2011,(7):11-11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党杀害于福建长汀。据在场目睹者描述:瞿秋白从容镇定地走出长汀中山公园,边走边与同行者谈话。"信步至亭前,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酌自饮,谈笑自若……”“高唱国际歌,酒毕徐步刑场。”他指着一处草坪,微笑着说:“此地很好!”遂盘膝而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樊星教授治学20余年来,不断致力于古、今文学与文化的对话及融通,多年来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实绩可嘉。其研究历程总体上经历了90年代初"当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研究、世纪之交的"当代文学处境及民族性问题"研究、近五年的"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三个主要阶段。其治学精神、学术意识及研究方法等均能给后人很...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的文化思想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瞿秋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文化现实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中国新文化的崭新认识,即中国新文化是时代性和传承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结合,并应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以下均简称《饿》和《赤》)作为中国新文学最早的两本散文集,在现代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作者瞿秋白本人和对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对中共党史来说,它们的意义更加伟大.《饿》实际上是瞿秋白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飞跃的艰苦而辉煌的历程,《赤》则是瞿秋白基本完成上述飞跃后开始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前进的历史.从《饿》到《赤》,瞿秋白的思想一步步地完成了质的变化,《赤》写成的一九二二年,便是瞿秋白思想分质的界线.这一年,他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光辉道路.《饿》和《赤》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国现代史上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探求光明、不断前进的闪光足迹,也为研究我们伟大的党开创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迩今 ,瞿秋白研究 ,无论从中共党史研究一隅 ,从中国现代革命全方位 ,或更上一层次以马克思主义早期东渐史和十月革命与中共关系史的宏观研究方面 ,几乎都有相当可观的成果 ,已经形成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包括港台及海外的瞿秋白研究群体 ;又从缅怀先烈的大众传媒角度 ,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经过短短十五年的努力 ,建成了初具现代展览技术规模的弘扬先烈的爱国主义形象直观教育基地 ,完全集资于民间而建成的瞿秋白青铜雕像耸立在纪念馆前任人瞻仰 ;走进新华书店浏览一下传记类和现代革命史类书册 ,会发现研究瞿秋白的著作已成为不小的书林 ;如…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瞿秋白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毛泽东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不朽贡献。在艺与政治关系上,瞿秋白认为“艺是政治的留声机”,周恩来认为,艺要适应各个时期的需要,瞿秋白的工具论与周恩来的适应论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上,瞿秋白坚持“真实论”,对浪漫主义持保留意见。周恩来则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论”,辩证处理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瞿秋白首次向艺界介绍了恩格斯关于典型化的理论,阐明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为现、当代典型化理论提供了最早的依据。周恩来深刻论述了典型的多样性问题,并为典型化提供了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