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总是“社会的人”,人有种种需要,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一种客观范畴。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初始动因,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惟一手段,要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合法的社会条件,去激发社会成员将自身的需要转化为劳动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古是祈使句走向成熟与定型的关键时期.中古的祈使句不仅在句类标记、句法构造、语义模式和语用效能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也为后世的祈使句预设了演进走向和发展基础.中古祈使句自身所汇集的时代特征最终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崔银锁 《现代语文》2004,(10):42-42
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一鼓作气———曹刿一败涂地———刘邦口蜜腹剑———李林甫乐不思蜀———刘禅老当益壮———马援初出茅庐———诸葛亮孺子可教———张良东山再起———谢安捉襟见肘———曾参奇货可居———吕不韦洛阳纸贵———左思狡兔三窟———冯谖前居后恭———苏秦投笔从戎———班超韦编三绝———孔子望梅止渴———曹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程门立雪———杨时煮豆燃萁———曹植悬梁刺股———苏秦坐怀不乱———柳下惠四面楚歌———项羽学富五车———惠施一字千金———吕不韦一…  相似文献   

5.
中古齿音声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随着汉语语音的变化、声部的分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演变.分析其音值构拟和发展变化、探讨其演变规律、描绘其发展轨迹,能让我们集中从齿音这个角度出发,窥得汉语语音发展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条奇葩,是汉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瑰宝。许多浅显通俗的常识、深奥玄妙的哲理,或是精彩不衰的典故,都蕴含在短短的成语之中。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选用各种与初中中古史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成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课上,我们会学到许多历史知识及其成语,注意总结这些历史成语,并把它的古今意思进行对照,将会大大丰富同学们的知识。下面是《中国历史第一册》涉及到的一些历史成语: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多次选择、调整落脚点,最后落脚陕北,其首要原因是陕甘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仅存革命根据地。其次是党中央的科学精神和战略眼光与"北上抗日"政治路线的共振,使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成为历史必然。到达根据地后,党依托着这块唯一的根据地,通过红军"东征和西征"以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力量"的斗争中赢得了先机。随后深入华北地区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为日后的发展并最终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执政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面执政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历史的动因,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兴趣,树立学习动因;培养感悟,激发学习动因;营造氛围,增强学习动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和崭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整个中国革命新的历史特色的集中体现。这些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决定了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方向,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自身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于唐五代藩镇的历史作用,以往论著皆给以负面的评价,该文认为:唐五代藩镇割据与春得战国诸侯争霸有异曲同工之作用,藩镇的割据和战争,促进了均田制的最后崩溃并带来了封建社会固有等级制度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城市,尤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早期居于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来论述古都郑州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形成的历史地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大郑州”建设的文化战略,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闻曾曾 《文教资料》2009,(17):11-12
很多成语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对于典故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部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成语释义对于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失之偏颇.不尽客观。本文作者以“纸上谈兵”与“李广未封”为例.认为语文教师需要把万卷书读全、读“破”.融会贯通.以全面、客观的视角评价典故当中的主人公.还历史人物真实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中古汉语副词“定”的用法比较复杂,既可以表示肯定语气,也可以表示疑问语气,还可以表示转折语气,各种用法的发展比较平衡。但由于其所负载的义项过多,而且组合功能不强,所以在整个中古时期使用频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经治理整顿、拨乱反正、体制改革、精神引领四个阶段,形成了基于教育地位论,终于教育领导论的涵盖七个基本方面的独立思想体系.考察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要从时代的、世界的和民族的视角,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其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把握其意识形态渊源,把握其民族性归旨,把握其管理性特质.邓小平教育思想应当表述和定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社会主义应用性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一夫一妻制代替群婚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 ,它破除了旧婚姻的陋习 ,既有利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也为男女间产生爱情开辟了道路。同时 ,一夫一妻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种种弊端 ,如男女在婚姻关系中的不平等及一夫一妻制与道德和法律的矛盾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些弊端最终会被克服 ,一夫一妻制将会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10年,柏林大学的产生不仅对德国的高等教育、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也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意义。时隔几个世纪,其影响仍然存在,产生的意义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李家村与龙岗等仰韶文化遗存的分布表明 ,汉水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对建都秦岭以北关中平原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来说 ,汉水流域一直是第一政治后方 ,起着重要的政治缓冲和后院屏障作用 ;汉水流域历史上曾几度辉煌又几度衰落 ,代表着内陆腹地区域发展的一个典型 ;而作为沟通与中原、中南与西部的交通大动脉 ,又与中国的西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具有特定的科学涵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原则的代名词.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