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制片人制在各级电视媒体得到广泛推行。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的制片人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运作模式,现有的电视栏目制片人,自身素质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台在实际运作时,或是移花接木,以“制片人制”的名义按老方法运作;或是把“制片人制”变成了简单的“经营承包”,制片人变成了“找钱人”、“捞钱人”。健全运行的制度是保障,人的因素是关键,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制片人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培养“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作为栏目的策划者和管理者,电视栏…  相似文献   

2.
“制片人”,是一个逐步为人们所熟知的专业称谓。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全国省市电视台电视制片人情况调查》显示,业内人士对电视制片人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是:统管节目策划,制作流程,经费支出,人员调配和节目营销的人员。可见,制片人占据着电视栏目的中心位置。 “制片人”的称谓是西方的舶来品。我国的电视制片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电视台采用的一种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在当前体制下,制片人特别是栏目制片人难以避免地受到诸多约束,如人权、财权、经营权、节目权等得不到充分落实,甚至在一些台制片人还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时髦称号。人们在不断呼吁尽快完善制片人制度、充分发挥制片人优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制片人自身应具备的素质,及这种素质的发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一次别开生面的电视专业研讨会 2004年8月24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开幕的当天,近300位全国电视节目制片人聚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参加“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活动,共同探讨中国电视品牌栏目的成长之路。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一方面,参加会议的核心群体是全国电视百佳栏目的制片人.这在全国还是首次;另一方面,这是一次极具电视味道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讨会。整个会议被设计成为一个电视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内涵或外延看,“制片人”都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组长”、“责编”之类的新名词。当它以清新的面貌、强劲的势头出现于中国影视界并逐渐被广泛运用时,影视界也随之被注入新的活力,并焕发出勃勃生机。从最初开始强调电影制片管理,到1985年任命第一批电视剧制片人,及至90年代初开始出现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片人制”也逐渐得到重视。一部分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视点出发。对“制片人”及“制片人制”进行探索与思考。这对于推动“制片人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影视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制片人制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迄今为止出现的探索性文章中,论及实行制片人制的必然性,多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营意识、用人机制和竞争意识入手,如周鸿铎先生的《市场经济呼唤制片人制》。制片人制以其权责分明、责利挂钩的“承包”形式,优劳优得的分配方式,与改革开放的整体步伐踏上了和谐的节拍。 然而,笔者一直认为:“人”的发展,是所有为发展所作努力的终极目的,所有的发展都可谓是源“人”而起,并最终为“人”而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从哲学意义上对制片人制进行另一种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东方时空》的大胆创新,电视制片人制在全国电视系统迅速得到推广普及。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电视节目生产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今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逐步显现出原有的电视制片人制已经不  相似文献   

6.
洞察观众是最高机密——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凌 《传媒》2008,(9):51-53
一个名叫Kim Gordon的英国资深电视人,曾“混迹”于英国电视界达16年之久,先后在伦敦新闻集团、LWT、GrandaTV供职。既做过新闻与事实类节目,也做过娱乐类节目;曾当过名牌栏目“新闻之夜”(NEWSNIGHT)的制作人和青少年娱乐部节目研发高级制片人,还曾做过独立制片人。  相似文献   

7.
袁静  殷俊 《新闻界》2008,(4):140-142
本文以影视制片人张纪中、张伟平和王中军为例,分析三位制片人各具特色的“名著“、“名导”、“名牌”三大模式,从而探讨中国制片人中心制的方向、高度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闻媒体中。中央电视台也在1993年的《东方时空》节目中首次成功引进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此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纷纷效仿,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度在国内逐步兴起。电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电视合《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突出表现在:1.用人上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2.经费上,采用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3.制片人在人才的选用、选题的确立和经费支配中有一定的实权;4.栏目内部竞争和约束机制较强;5.栏目影响大、知名度高。(二)广东电视台的“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实行频道总监负责下的栏目制片人制。具体反映在:1.用人上以自内现有人员为主,很少聘用外面的社会人员;2经费上一…  相似文献   

10.
安徽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整整走过了五年历程,成为全国电视戏曲知名栏目之一,连续荣获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多次获得“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和电视戏曲“兰花奖”。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名牌电视栏目”,荣获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电视百佳栏目。  相似文献   

11.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记者摇篮》2009,(7):69-69
从1993年我国正式产生电视栏目制片人到现在,在全国各家电视台中,已经实行制片人制的约占34.2%,开始实行制片人制的约占4.7%,而没有这方面制度,只有这方面称呼的约占21%。制片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众多电视台新的新闻管理机制中的一部分,而且预示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梁建增,对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每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片尾都要打出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老百姓不很明白制片人何职何能,于是对“制片人”三个字后面的姓名也就很容易熟视无睹了。电视制片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栏目的首脑。给整个节目或栏目定位,确定选题,策划报道,调配人员拍片,指导记者修改片子等都是制片人最起码的职责。所以,一个节目或栏目的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业的发展和它所肩负的任务确实对制片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制片人对栏目的方向、风格和人员管理有着重要的控制权,所以他的追求往往就是栏目的走向,他的思维往往影响整个栏目的面貌。一、国家意识和党性意识。这是新闻栏目制片人首先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二、平等意识。这是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指的是要真正地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和采访对象。所谓记者,在某种意义上应是一个专门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职业,过于注重自己的“采访”地位,无形中就把自己置于一个俯视、审视对方的位置上。面对这种不平等,多数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起源于80年代中期。最先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和《中国姑娘》4部电视连续剧摄制中,引入电视“制片人”管理机制的。此后,中央电视台又于1993年5月在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中试行了制片人制...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制片人”,就是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生产诸要素的组织者。他们根据电视台对节目的定位和要求,负责确定选题、编制预算、实施制作,全程掌控电视节目的生产。而“制片人制”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节目制作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台湾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现状 “制片人”是指能够把握社会动态和观众心理,对节目的选题、总体设计、人员调度、财务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和领导的节目制作总负责人。而“制片人中心制”指的就是制片人在节目的制作以及运营中起主导作用,对有关节目的各项事宜全权负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电视体制改革 ,近几年电视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制片人制 ,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制播分离新模式。如果说电视制片人是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先头部队” ,那么 ,制播分离的模式 ,则是这支队伍“抢滩登陆”并渐立脚跟的成功之途。(一 )我国电视界关于“制片人”这一概念有十几种说法 ,业内人士认可并较为权威的解释是“中国电视制片人是电视片生产诸要素合理配置的组织者”(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 ,见《电视研究》99.2期 )。“制片人制” ,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电视经营运作机制。国际上 ,在电视节目完全商品化的体制下 ,…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04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活动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对2003年6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期间全国电视栏目收视状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近千个电视栏目中评选出“全国百佳栏目”。此次脱颖而出的百佳栏目蕴含了中国电视栏目发展的某些规律,也为浅析电视栏目发展现状寻到了下笔之处。  相似文献   

19.
顾蔚 《新闻实践》2002,(3):62-64
危机新闻:“9·11”创造良机2001年9月11日上午9点不到,CNN(美国有线电视网)纽约新闻部电视墙上突然插入世界贸易大厦着火的镜头,直播室顿时陷人一片嘈杂之中。制片人一声令下,镜头马上切换到现场。制片人不停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26项主要任务和7项重点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就是“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分别从“记忆项目”“主题目录和数据库”“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