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意义重大。新工科建设应该是范式的根本转变,不仅是创设新专业以及撰写论文,至少应该有可供操作的培养方案,相应地提供专业论证和专业认定两个保证。新工科建设必须关注五个突破,即突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本研隔断、师生淡漠、校企隔阂。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的5项探索,包括跨学科的机器人研究院、跨专业的3个双学位班、贯通本研的工程师学院、激发师生激情的学生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校企协同的"千生计划"等。  相似文献   

2.
刘春  黄亮  周文化  林亲录  闵锐 《西部素质教育》2019,(17):186-186,188
为了培养优秀的粮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粮食工程专业建设,文章首先分析了粮食工程专业现状,然后阐述了粮食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266-269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包括坚持"学生为主"的理念;专业交叉多元化,建立高校自身特色;推动新型设备进课堂;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教学"为"导学"。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的产业变革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国家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启动开展"新工科"建设。阐述了"新工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中地方本科高校的立足点,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合作教学、创新创业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工程类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发挥其办学特色和优势,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推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和实践适应需求的新型育人模式,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等级的竞赛,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业知识和技能来对接市场需求,逐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国内高校大部分自动化专业现有实验设备存在的缺陷,建立类人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该实验室综合运用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专业知识,进行方案论证、系统建模、硬件设计、程序编写、系统联调等研究工作,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内比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验,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论证要求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经济进入新常态,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国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主要抓手。经济领域里政策的调整必然要求教育领域与之配套。"新工科"是调结构转方式在教育领域里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新工科"尚不构成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学科交叉的理念。工科专业应积极融会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要积极为工科专业服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复合型、杂家的特点,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和改革,通过语言文学教学、跨文化交际培训、教育方法指导、文化推广等路径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为国家经济转型服务,承担专业的社会责任,为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应对"新工科"趋势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9.
近来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申报增设了许多新专业。专业数量的盲目增加导致学科专业设置领域的问题相继凸显。分析新办专业的背景及动因,可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办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新办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163-166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研发了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平台,构建了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深化"新工科"建设。采用分层次培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设计流程为依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利用综合实验开展"新工科"建设,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五所有代表性的世界著名理工院校的校史及相关文献资料,追溯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历史,总结了它们的共同经历,为我国理工院校通过学科建设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机交互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工业设计和媒体研究等诸多学科,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简称UI)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软件工程专业开设UI(User Interface)设计课程,可使软件专业学生在软件开发同时兼具设计思维和产品意识,有助于实现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13.
以新升格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升格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出现的问题,重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为方向,增加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特点,对现行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机械制造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出新形势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这既符合当今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又坚定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工程概论》是一门课程容量大、服务专业面广的基础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进行该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程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加强学生对工程概念的理解,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在工科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目前工程力学"金课"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探讨,提出工程力学"金课"建设教学设计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力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实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通风教学面临的难题,响应新时代下工科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推进隧道施工通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挖掘虚拟仿真平台设计内在需求,介绍了虚拟仿真平台的模块设计和内容设计,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邓昌奇 《茂名学院学报》2010,20(5):27-28,5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工科院校专业课要赋予教学以新的内涵,在教育观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要赋予新的含义。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程资源,创建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