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前提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审视把握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实现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锚定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认识思政课教学改革适应性这一关键环节。在实践中探索有效路径的着力方向,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效性,实现铸魂育人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2.
韩娬媚 《考试周刊》2022,(4):135-138
文章将从当前小学思政课的概况出发,阐述对"双主"教学模式的认识,对基于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的小学思政课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开展小学思政课教学,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已经全面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政课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主流教学模式。基于高校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分别从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为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的方法和渠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部分.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上课兴趣不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分析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开展"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教学要遵循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思想性与时效性相统一、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独立性与依附性相依存的原则。这项实践教学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学生多种能力,内化他们所受到的价值理念,使教师素质得以提升,提高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降且来势凶猛,迅速向全国蔓延。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思政课主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特殊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相统一",对我们思考当前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着力、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教师自身发展受限导致主导性不强,学生缺乏动力导致主体性不足;片面强调主导性走向教师中心,片面强调主体性走向主体泛化等现象,因而导致主导性与主体性相脱节的现实问题。对此,要把握好“两力”作用、处理好“两要”关系、构建“双向”模式,推动师与生的教学相长,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加强新时代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主体性教学,把握主体性教学主旨,促进学生主体归位。为此,必须厘清主体、主体性、主旨、教材主旨、教学主旨等概念的关系,正确认识思政课主体性教学的客观必然性,遵守主体性理论及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学习理论及现代学习中心理论,把握学生主体及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失位的现状与原因,积极探索思政课主体性教学实现主体归位的路径,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灵活运用主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促使学生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移动终端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应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需要相应的实践路径。思政课是由教师发动的,因此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起点;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提升德性素质,由此调动思政课学生主体作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目标;思政课实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思政课教学基本规律,有助于把握实践路径的运行逻辑;思政课教学要持续有效进行,需要师生协同努力,因此形成思政课师生共振互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纽带。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以"传统讲授""网络+课堂""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三大模式最为典型,此三者虽各具特色,但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痛点问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旷课问题严重,课堂参与度不高,实时控制大课堂教学管理难。鉴于此,在新时代里必须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领导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教学话语、教育理念、教学主体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困境,高校和思想政治教师应从多方入手,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为依据,转化教学话语和教育理念,以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主导性作用及二者相统一作用的实现,进而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四个自信".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如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正兴  聂敏 《科教导刊》2021,(3):124-127
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组织实施不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对应高校思政课"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设计开展"经典研习""社会调查"红色体验""道德践行"等四类实践项目,着力打造思政课"一门课一品牌"的实践育人格局."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开展""全员覆盖"和"规范实施",也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有机贯通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多重维度的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育人目标循序渐进是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教学内容螺旋上升是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教学方法守正创新是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正确认识与处理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关系,注重以文化人,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把握规律,防止出现"中学大学化"和"大学中学化"倾向,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努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素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互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新思路。当前,国内学者已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对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开始尝试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并对"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尝试性实践。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改革,高校需以"思路攻坚"统一认识,以"师资攻坚"壮大力量,以"教材攻坚"丰富供给,以"教法攻坚"改善课堂,以"机制攻坚"明确方向。并在此原则下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以道术合一推进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立德笃行推进实践课程协同育人,线上线下推进网络课程协同育人,善思善用推进项目课程协同创新,内外兼修推进补充课程协同育人,显隐相融推进专业课程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