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传播环境提供了全新的议程设置环境、舆论监督环境和把关人环境,也改变了出镜记者的角色与要求,为出镜记者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出镜记者要想在众多的新闻播放形式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通过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语言表述以受众为中心、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三个方面,来提升职业能力,塑造自己的个性,为受众传递值得推敲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毛阳南 《传媒》2018,(3):60-61
作为一个人格化传播主体,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因为语境的不同常常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优秀的出镜记者通常能够将各种角色进行恰当的转换和有效控制,能够将角色的特性和自身的个性有机融合,展现出同一的风格,实现真正的"人格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场直播新闻的增多,作为前台媒体的电视在新闻文本中逐渐凸显出传者因素。从电视媒体自身的前台性特点来看,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报道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中的各色表现与其角色扮演密切相关。出镜记者的角色扮演就是记者在特定的采访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包括采访时的神态、手势、身姿、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等。出镜记者的角色可以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三个层次。相应的,出镜记者的角色扮演过程也分为角色期待、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表现出最基本的角色类型是作为普通人的角色和作为职业传播者的角色,而且这两个角色类型同时并存于出镜记者自身。在优秀的出镜记者身上,这两种角色本质上并不存在冲突,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对自身角色类型的适宜转换和有效控制是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视时政新闻以报道宣传党政信息为己任,在政府与民众沟通中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中间人的记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记者出镜,可以提高节目收视效果,增加新闻信息量。那么,电视时政新闻应当如何运用记者出镜,又如何保证记者出镜的质量呢?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邢彦辉  付佳 《东南传播》2011,(11):142-144
“出镜记者”作为新闻发生的观察者,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日渐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出镜记者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现象及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昕 《东南传播》2010,(10):138-140
当前,素质优良的出镜记者是电视媒体培养人才的一个鲜明方向。出镜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符号性标签,出镜记者的元素如何发挥最大的效应,出镜记者该如何深度介入新闻现场,提升整个节目的质量?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正日趋丰富,主持人的风格越发多元地呈现,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采编播合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不仅拉近了新闻采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更探索出适应了电视报道制作深度和多样化需要的新模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王楠 《东南传播》2012,(8):192-193
本文就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过程分析,并提出保证信息有效传播的语言传播行为策略。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规范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行为提供借鉴,以期实现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网络和新媒体飞跃发展的今天,出镜记者不再指单纯意义上的电视记者,只要可以传播视频消息,都可以是出镜记者。记者出镜包括一般出镜和现场直播出镜,由于网络直播和电视直播技术的运用,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这对做现场直播报道的出镜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记者出镜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感比较强,使新闻传播更加真实可靠。新闻的现场报道,减少了后期制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看性和标识性,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中的桥梁,而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又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所以要求出镜记者要具备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也就是说,出镜记者需要兼备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两种职业特点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出镜记者的语言技巧问题,作者总结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视出镜记者的出镜语言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口语化和交流感等特点,出镜记者的出镜语言应该遵循传播的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得体性原则,在出镜采访中更要注意采用价值凸显策略、细节展示策略和场景强化策略等来进一步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和可信性,提升新闻的传播魅力。  相似文献   

12.
“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镜是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成功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出镜记者要不断提升采访、报道与表达等方面的技能,以形成出镜记者稳定的风格和个性,使记者出镜在理论上的传播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薛桂荣 《新闻前哨》2022,(17):12-14
重大自然灾害是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测性、影响广泛性的公共事件,电视现场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工作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报道形式也对地方媒体出镜记者的职业精神、综合素养、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镜记者须在找准出镜环境、抓住报道重点、掌握出镜技巧三个关键环节下功夫,提升现场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加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因此一名记者在镜头前表现的好坏,可以说是影响新闻事实传播效果的关键.结合当今电视媒介可试听性的特殊属性,人类发现只有将有声语言传播与非言语行为传播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以非言语行为传播为视角,分析出镜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非言语行为,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出镜记者有声语言的表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钟新 《编辑之友》2015,(9):81-84
出镜记者的传播方式是人格化、全息化传播,在该传播系统中,有声语言表达是出镜记者的立身之本,具有风格的独有性、语体的口语化和叙述的贴近性等特点.基于电视媒介的线性传播、拟人际传播特征,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在策略上需兼顾三种关系:表达准确与恰当使用模糊语言的统一、语言简练与适当信息冗余的统一、有声语言与非言语传播的统一,以此提升出镜报道的有声语言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言语信息组织是所有出镜记者必修课题,而在移动直播环境下,很多突发状况令出镜记者应接不暇,导致采访报道有失专业水准.如何提高语言信息组织,如何提高报道质量,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刻思考的职业问题.鉴于此,结合多年采访工作经验,对出镜记者的言语信息组织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深入浅出地解释语言信息组织方式,同时以"拿来就用""接地气""随机应变""合情合理"等良策,助力移动直播报道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白嗣新 《今传媒》2011,(6):129-13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成为受众共同观赏社会景观和突发危机的重要平台,而作为报道中的关键因素,出镜记者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镜记者如何在现场报道中适度而准确地表现现场,本文将从现场报道的前期准备和现场报道中的技巧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蓓 《新闻实践》2009,(3):62-64
记者出镜,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的镜头中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恰当的记者出镜,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现场感强"的独家优势.要想镜前表现出色,记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不能成功驾驭所有角色,将会出现角色失败、角色意识不清及角色冲突等问题,社会学统称为角色失调.  相似文献   

19.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所开展的采访工作,对于更为深入、全面地挖掘新闻信息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关注提升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本文论述了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并对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提升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推进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得以持续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出镜记者A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画面语言的冲击力和同步传播的时效性。作为在现场参与新闻传播的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出镜报道实例阐述出镜记者的作用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同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报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