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推行美感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美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他十分重视美育独特的教育功效,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感情,培育良好的道德心,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并且美的陶冶可以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他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这是针对封建迷信观念和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而提出的一项进步主张,是和他要求发展科学民主、争取社会进步的立场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梁启超的艺术教育思想都是他们思想观念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始终强调科学与美育不可偏废,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理的研究为根本,注重科学,也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研究美育;二是对"科学万能"的观念进行了反思,注意到科学和美育各有其优长;三是强调美育、艺术教育的根基在人生。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梁启超有着某些内在的契合,但也有重要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屈斌 《中国教师》2009,(Z2):61-62
美育是一种动情化的综合性教育,通过美育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情怀,孕育一种美的精神。本文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二者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互补关系,提出了如何美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中国科技与经济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国民多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力倡美育,从“以美育代宗教”的角度,指出美育之于社会有“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的价值,确定“五育”并举,而美育是贯穿各育的“津梁”和“神经系”。  相似文献   

5.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参与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思维范式。审美与宗教既是两种意识形态形式也是两种乌托邦模型,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视域中却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分野,这使得"以美育代宗教说"陷入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矛盾纠结的深层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以美育人,美化身心的教育.实施美育是当前职业院校育人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了职业院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基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划分,把教育分作两大类,其中一类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另一类为超越政治的教育。蔡元培认为,教育家应该有着超越现世幸福的目的,因而全神贯注于实体世界,追求美育主义与世界观主义的教育。蔡元培列举科学与美术为达至世界观主义的重要途径。蔡元培亦循这一角度,倡导大学生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求学宗旨,把大学定位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思想。蔡元培以美感教育为从现象世界之教育通向实体观念教育的桥梁,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告诫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应该有放眼实体世界之观念的大视野,用美术的教育,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风暴,亦不断刺激和推动着中国艺术思维和精神意识的重生与复兴。在这个过程中,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味,其不仅与中西方文化交合和碰撞的特殊语境紧密相关,显示了跨文化的视野和寓意,而且承袭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诗教传统——这一点在以往相关研究中尚缺乏深入探究,因而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意识的嬗变与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青少年更是爱漂亮,爱打扮,喜欢新奇的东两。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是正确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缺乏正确的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易误人歧途。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身体、审美与艺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审美体验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今天的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压制和剥夺了儿童的身体生活,有意地将他们的身体与心灵、身体与世界割裂.要在艺术教育中找回儿童失落的感性身体,就应倡导儿童的游戏生活,激发儿童的游戏冲动;重视在各艺术门类中刺激和训练儿童的审美感官;关注儿童本体感觉的丰富.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创美,是塑造学生美的灵魂.对艺术教育的本质、应然与实终的差距、艺术大融合的课程理念三方面进行审美思考,试图进一步探讨艺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视觉艺术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与情感、想象与创造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被全世界各个国家采用。近年来,幼儿教育界也掀起了STEAM教育风潮。目前,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正在经历着转型时期,STEAM教育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借鉴:加强教育的跨学科性和融合性、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情境性、扩展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树立坚定的STEAM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既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关键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技能、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造型艺术审美教育是在教育者引导下,受教育者直观的感受造型艺术的美,通过鉴赏、想象、体验、创造造型艺术作品后,感知美的存在,并从造型艺术与审美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经过造型艺术审美精神的提升,提高艺术素养,从艺术角度理解认知是非问题,解决情感与美丑问题,达到内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的理念与高校美育课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院校审美教育尚未得到普遍重视,有必要学习、借鉴中外学者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针对高校学生审美素养普遍较差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审美教育存在课程和活动安排不合理、学生美学知识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亟须培养等普遍性问题,进一步提出在高校加强审美教育的初步构想,包括确立审美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审美文化的兴起,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到了影响,对于美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代美育不仅要恪守传统美育的原则,还应根据时代要求重构人文精神,并走出象牙塔,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自身的功能,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9.
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审美观的核心理念。孔子承先启后,基于"中和"理念,主张既要满足个体官能的合理欲求,又要使个体欲求合乎社会伦理道德,强调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使之无"过"与"不及",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和"美育观。其基本表现为:礼乐和谐、哀乐有节、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这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生境界的升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STEAM教育以跨学科、多元化协作式学习方式而被教育界广为关注和认可。探索构建一种基于STEAM教育理念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1平台2核心4融合1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高阶的思维能力和高品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教学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满意度、1+X证书试点、竞赛获奖、目标达成度和专业办学成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