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健 《现代语文》2009,(10):84-85
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沉的冲动,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母题。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把现实中掺有杂质的爱情写成千古绝唱的作品。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追求,也反映了张爱玲本人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本文从爱情的现实性、爱情是获得婚姻的手段、爱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三个角度,解读了《倾城之恋》并阐述了作品中的爱情观,及人物的爱情悲剧。从女性之间的斗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如同博弈般的爱情与婚姻等方面,剖析了作品中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张爱玲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同,折射出作者对当时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诸多“灰姑娘”式的人物形象,通过“灰姑娘”形象的塑造对灰姑娘心理原型模式进行了沿用与突破。张爱玲沿用灰姑娘心理原型塑造出的女性都自卑、依附男性、把婚姻当作社会生存的唯一手段。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形象对此有所突破,她大胆挑战传统与丈夫离婚,在镜子中发现自我,更有意削弱范柳原作为男性的优越感。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往往难逃传统灰姑娘的命运,而白流苏形象则增添了传统灰姑娘心理模式中缺失的一面——现代女性的自我寻找意识。这不仅折射出了女性内心对婚姻的渴望和对男性的依赖情结,同时也反映了张爱玲对女性生存问题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影视版《倾城之恋》与小说原著的“对读”,揭示影视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之难。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小说在经过无数研究者的分析之后,仍存有解读的空间。《倾城之恋》中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对人生主题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清新华丽,宛如女人的时尚,其中有些是曾经时尚的流行,这些时尚,用时下的话说,又有些酷的味道;有些是正在时尚的流行,宛如一道亮丽的风采。但在这些亮丽、这些“酷”之中,却隐藏着作者的寂寞。 综观张的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向以其爱情故事的传奇性引人注目,本文拟就文中的母亲形象做出分析.不同于主流评论家对张爱玲作品母亲形象的贬抑,本文重点分析父权文化道德压抑下母性生存的无奈,以及男权背景下母亲这一文化符号对女性的规定和塑造.  相似文献   

8.
《倾城之恋》的意义在符合结构中生成,它以沪港洋场社会为窗口象征性地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泥泞中的艰难选择和尴尬处境,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反思启蒙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卢长春 《现代语文》2007,(12):51-52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主要使用了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模式反讽的手段,讲述了一对俗世男女的爱情攻守战,以超然的态度解构了人性的神话,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0.
《倾城之恋》所使用的电影叙事语言、电影线形结构和电影造型手法等特点,都表现出这部小说的电影叙事策略。小说通过电影叙事达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现了张爱玲杰出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1.
《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张爱玲小说的美学追求。《倾城之恋》在开头与结尾写下一模一样的句子,强行拉开读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美。这样的审美理想在张爱玲的其他小说中也多处可见。  相似文献   

12.
王海龙 《学苑教育》2012,(10):19-19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就演绎了这样一段喧嚣中的浪漫,不算惊世,却也骇俗。  相似文献   

13.
本从女性生存困境这个角度谈对《倾城之恋》的理解和思考。《倾城之恋》写的不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障,而是展示旧式女性陷入绝境如何艰苦挣扎的辛酸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多模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小说运用光线与色彩、画面与景别,描绘出一幅幅可视可感的图像;通过对白以及对各种声音的细腻描写,为读者带来丰富的听觉享受;利用绘画手段与意象构建、情景设置充分触发读者的思维和联想——以视觉、听觉、意识等多种模态手段,传达出其丰富的多模态艺术之美。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对多模态表达艺术进行尝试性的展现,能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现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主义理论利用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在知识、语言和文化方面的控制。继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张爱玲给予极高评价后,张爱玲研究在华语文学界逐渐成为显学。本文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张爱玲的巅峰作品《倾城之恋》进行解读和分析,探寻张爱玲在中国后殖民文学中的拓荒者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雪 《现代语文》2008,(6):18-19
“言语美策略”是钱冠连在《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策略包括提供意象,意义上求新,说白话,语不及,调动感官美好感受,反说碰撞等等。本文就是运用其中的策略分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7.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助“男女间小事情”视角,透视了一个苍凉的大社会,特别是写出沪港大都会中已呈颓势的陈旧生活、道德观念与日渐浓重的资本化碰撞的情况,通过与金钱利害死死纠缠的男女婚姻的描写.揭示出金钱令女性沦为商品、又令她们成为商品的推销的可悲之处。在大团圆的“喜剧”背后,人们所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6,(1):61-66
张爱玲是一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界被反复书写评论的著名作家,然而这位著名作家却一直恋恋于男女爱情故事,其在凡俗的题材之下寄寓着不为人知的独特创作思考与观察。《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常被解读为大团圆的故事,实际上,借助于结构主义、叙事学、文体学等相关批评理论,可以发现该文本存在比照式的双层结构,发现了作家意在彰显女主人公弱势婚姻地位的深层反讽意涵。  相似文献   

19.
《倾城之恋》描写了一段圆满的爱情,但令人悲哀的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不仅毫无浪漫可言,还始终笼罩着恐惧和绝望,究其根本,是因为作者试图借恋爱中"放恣"的男女传达普通人真切的人生体验以及真实的人生境况。在纷扰、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被赤裸裸地抛置于莫名的恐惧中,当无力面对这恐惧和绝望时,普通人发明了各种方式来挣扎和逃避。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自言《倾城之恋》中"男女主角的个性表现不够",是故对白流苏的解读具有了多义性。从城市空间和女性身体互动的角度探讨白流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不同境遇可以看出,空间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也包含了内在的心理空间,以及与个体相对的家庭、社会空间。而在此空间中,最迫切也最直接的承受者,就是作为白流苏个体生命体现的身体,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是对身处空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