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其潜隐性等独特优势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大学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教育客体及教育环境的变化,探索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突破口。文章解释了隐性教育的含义、特征及方法,分析了隐性教育在美国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运用,提出重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教育,探索学校环境中的隐性教育,注重高校教师言传身教,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为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方法.文章从分析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点入手,探讨高校注重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开发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面对崇尚自由、民主、独立的"80后"大学生.显性教育的某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还远远不够,而隐性教育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贴近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世的理念,弥补并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达到了施教者的目标.从隐性教育的特点、作用、方法三方面,具体阐述了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它包括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载体的制度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大学精神为载体的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最大功用,要着重开发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阐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及特点出发,较为新颖地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依托载体的不同划分为四种基本形态,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即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中渗透隐性教育、整合课程隐性教育资源等。这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新桂 《教育与职业》2007,(35):127-128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非正面的、非直接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法,具有显性教育所不具备的互补、育人、示范、导向等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隐性教育与高校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结合,通过加强校园建设、教职工自身建设、把握好网络阵地和打造优质社团等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着重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间接性、隐蔽性和自觉性,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同时也对教师和思政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新时期大学生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在运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缘故,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使得二者的区分不是特别明显。本文立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区分,分别论述了二者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二者的异同点,最后以二者之间的契合为落脚点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彰显起来。采取何种途径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论题。本文论述了以影视作品为途径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在其具体方法上引入优秀影视作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开展影视欣赏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搭建交流感想平台,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完善学校电台、电视台建设,发挥学生选择主动性四点拙见。  相似文献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习得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的必要途径。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聂惠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41-242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的实践模式,依然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存权和发展权,将每一个学生视为教育培养和管理的主体。开拓主体性教育,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精神家园。以人为本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定位的内在要求。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使这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意识内化为大学生行动的指南,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针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运行机制不当、教育途径缺乏灵活性、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网络思想教育的复杂性等种种问题,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增强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四方面出发,创新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的生活,但同时,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带来了影响和冲击。本文系统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感染熏陶、感召引导和示范锻炼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阐明了利用微博载体是新时期改进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并进一步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角度提出了利用微博载体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除了显性课程外,还应构建一个完善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课程,以达到二者的互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主要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涵、特点及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就是为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而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方法与途径。在当前个性张扬的时代,必须推进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