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水浒戏曲的传播主要是以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为主角的剧目。"五四"运动以后,欧阳予倩改编的京剧《武松与潘金莲》,洪深改编剧的评剧《阎婆惜》,都体现了妇女解放思潮。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水浒戏曲的改造,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为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水浒戏曲出现新变,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产生了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早在清代,就出现了将《红楼梦》改编成戏曲的文学现象。清代红楼戏在结构安排、内容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存在着诸多共同点,本文将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清代红楼戏改编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红楼梦》的改编与传播为研究对象,将《红楼梦》改编作品的脉络理清,并找出《红楼梦》传播的主要方式。《红楼梦》的改编既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的审美特性,也渗透着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与《红楼梦》原著相比,改编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对《红楼梦》的传播与发展来说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4.
戏曲是保存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戏曲,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戏曲的发展,绝不能盲目"现代化",一味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具体说来,就是要处理好古典与现代的关系,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与现代高科技媒体艺术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就试图以"南戏之祖"<琵琶记>的改编搬演为例具体探讨古典戏曲,尤其是古典名剧的剧本...  相似文献   

5.
甄静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26-28
《世说新语》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志人小说,自其成书后就拥有众多的读者,影响深远,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世说新语》的接受在元代以前,接受者主要是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夫;而到了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开始走下文人的案头,其中的许多故事,被改编成杂剧、南戏或传奇,在市民阶层中流传,这些改编剧成功地完成了戏剧对小说的二度创作,对《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志人小说,自其成书后就拥有众多的读者,影响深远,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世说新语》的接受在元代以前,接受者主要是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夫;而到了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开始走下文人的案头,其中的许多故事,被改编成杂剧、南戏或传奇,在市民阶层中流传,这些改编剧成功地完成了戏剧对小说的二度创作,对《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戏曲改编对小说素材不仅具有依赖性,也具有能动性,包括选择性和再造性。本文以清代“聊斋戏”为切入点对其中的选择性从文体因素和作家因素两方面进行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影视改编获得成功。改编对原著主题思想把握较好,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梁山农民革命斗争的史实。它的显著特点是:(一)英雄豪气震荡人心。(二)民俗情味浓厚醇郁。(三)悲剧色彩深警人心。不足之处是改编对智谋、计术在梁山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识不足,因而反映在电视中的情节较为薄弱。这是白璧微瑕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选本和改编本三种演出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表演的改编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历史久远的舞台演绎过程中《牡丹亭》承载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经典特质,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和完善。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戏曲自明清以来海外传播频繁,在20世纪形成两个高潮。闽剧、莆仙戏、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在对外传播交流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些剧种以应邀演出与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海外演出,成为维系祖国大陆、台湾及海外华侨之间的一条重要的情感纽带,也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12.
金文 《文教资料》2007,(32):6-8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其中有多篇曾被改编为戏曲搬上舞台。其中,乾隆年间著名剧作家沈起凤根据《胭脂》改编的长篇传奇《文星榜》颇有特色。它没有拘泥于小说,而是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增加了许多新的人物情节,使得作品呈现出了与原小说大不相同的另一种风貌。  相似文献   

13.
<义侠记>是沈碌对小说<水浒传>中关于武松部分的改编.改编后的<义侠记>在情节结构、思想意义、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分析差异的同时,还从作者自身及其创作的角度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作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的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晚明曲家傅一臣的杂剧集《苏门啸》皆改编自拟话本《拍案惊奇》之现象,因《苏门啸》曲本面世较晚,尚未得到学界关注。据我们考察,这种戏曲、小说题材对应关系为现存戏曲创编仅见之案例,傅一臣围绕伦理教化这一主流思想意识,在戏曲脚色体制的制约下,凝练原作叙事时空,调整叙事视角,动用多种叙事技法,完成了从小说文本到戏曲舞台表演的转换。对比分析其创作经验,不仅为古代戏曲与小说的关系研究增添了新的内涵,也有助于进一步辨析古代小说、戏曲文体之差别。  相似文献   

15.
李渔将戏曲取材于小说这一文学现象总结为“稗官为传奇蓝本”。不同于绝大多数剧作家在戏曲创作时拾取现成题材的做法,李渔创造性地将自己的四部小说改编成戏曲,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由于小说和戏曲本身存在的文体差异以及李渔创作理论的影响,改编而来的戏曲在叙述方法、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都与原本小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百家公案》中的不少故事是对前人小说戏曲的改编,改编过程中往往大量移植、删改,篇幅大幅度缩减;作品的情节事件较少大段场景化铺叙,缺少对人物的描摹刻画,显得简略而粗疏。另一方面,《百家公案》主题的单一性又很好地实现了叙事者普及法律的意图。《判瓦盆叫屈之异》对《玎玎珰珰盆儿鬼》的改编即是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17.
18.
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海外戏曲剧种最丰富、接受人群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戏曲文化传播最广的域外之一。对于它的研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康海玲先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戏曲传播》,立足于中国南方主要戏曲剧种在东南亚传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在众多文献和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厘清了艺术传播学的三个基本追问"向谁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并以学者的人文视角观照中华戏曲以及华族文化在东南亚发展、沉寂以及重整的阶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智慧思考,是近年来少有的中华文化跨境传播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将西方戏剧改编为戏曲,在上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在中国戏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改编过程中,出现了剧目结构、故事设置的时代背景、人物设置以及舞台表现手段的本土化现象。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地探索,才能创作出新时期既能让中国传统戏曲观众接受和喜爱,也能让外国观众欣赏和赞扬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