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梅 《文教资料》2010,(26):137-138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从三方面理解: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阶级斗争、革命、社会制度等都只是通往目标的途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方面协调发展。而且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即要保障民生、落实民主。  相似文献   

2.
民主思想构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架构和党内民主的构想是其民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内容,而对"无产阶级专政"和"自我集中制"的阐述,则充分彰显了卢森堡民主思想的时代穿透力。以往研究主要着墨于对民主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尚未触及卢森堡民主思想背后的价值追求。以自由为价值追求有助于呈现卢森堡民主思想的灵魂所在,自由的道德基础、坚实内核、现实土壤和有效保障既是民主架构必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揭示了民主与自由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恶性案件不断发生,行为人的手段之恶劣、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刑法的不敬畏,让人触目惊心.十八大以来,在反腐浪潮的声涛中,众多的高官纷纷落马.这些人对刑法竟然能够如此的漠视,在为他们惋惜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深地反思.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与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个体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自己预设的生活。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自由观与当今盛行的自由主义思潮是根本对立的。从理论上研究、考察其当代价值,对于从意识形态高度揭露西方自由主义的阶级本质,厘清两者之间的根本分野,从而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学术自由与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在改革实践中既有相对的区别,也有内在的联系。其相对区别表明:二者各具独特的内在规定、发展目标与实现机制,学术对于政治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代中国学术自由与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在价值导向、现实作用、实现路径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自由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自由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导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个体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自己预设的生活。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11.
董立勃,一个陌生的名字;《白豆》,一篇陌生的小说。《白豆》发表后好评如潮,其电影、电视版权也相继卖出,可谓是名利双收。是什么使董立勃的《白豆》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在我看来,就是那份女主人公白豆对自由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个性自由"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它根源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个性人生成的需要,针对的是伦理文化教育中"善的神话"、理性文化教育中"真的僭越"和"美的泛滥"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它的实质在于将真善美统摄于个性自由,从而用个性自由来协调真善美之间的张力,即通过"启真"获得"认识上的自由"、通过"寻真"获得"思想上的自由"、通过"导善"获得"意志上的自由"、通过"立善"获得"行动上的自由"、通过"审美"获得"情感上的自由"、通过"求美"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最终使人发展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3.
14.
萨特哲学的中心是人生哲学,人的“自由”是萨特关注和研究的最核心问题。萨特自由观的哲学基础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绝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几个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辩证地剖析萨特的自由哲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由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要,不仅在于它能够促进良好的政治统治和民主自由的实现,更在于它能够增进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自主性,亦即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更具有不容忽视的个体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由教育的这种双重价值使其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获得了内在的关联。现代教育的价值恰恰体现在作为过程的教和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不应成为应试教育的场域,而应成为"全人教育"的摇篮,仁爱之心、智慧头脑、合作意识、学习兴趣和积极心态是当下基础教育的主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的目的就在于打破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而形成主体间性。用交往理论来分析,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或者说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是内含于教育交往行为的。另外,占有式的主体由于缺乏内在的反思向度而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倡导主体间性对现实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可以起到变革的作用,从而使主体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再是一种占有式的工具而是人性丰富的主体。因此主体教育应把握当代哲学的变革方向,紧跟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至高追求。我们应融入核心价值,引领德育创新;认同核心价值,引领学生成长;践行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人是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一切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人成为自由的存在者,成为自由发展的主体。教育制度价值合理性的依据应当指向人的解放和自由,应当为扩展人的教育自由、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服务。教育制度与教育自由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张力关系,教育制度扩张了个人的教育自由,并通过一系列内在的社会机制使个人的教育自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是国民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应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途径,把大学生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