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晖 《中国教师》2008,(21):6-9
<正>时光荏苒,转眼间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三十之于个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孔子有规划人生的"三十而立"之论,民间有"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之说,三十岁意味着犹豫与坚定、幼稚与成熟、依赖与自立的分野;三十之于历史悠远的中国则是弹指一瞬间,而最近30年却是非同凡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民族认知和日常生活,是国人告别贫困,重拾自尊,希冀复兴的时段。这是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原先只是四个不同指向的方位词,可是,到得孔子那里,把方位与人的活动及精神风貌连在一起,形成了"东西南北人"这样一个意蕴深厚并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的新名词。这话说于孔子母亲死后的若干年,那时,孔子只有三十多岁,但已是个闻名退迩的大师级人物了。一次,他带了几个学生回乡办理将父母亲合葬的大事。葬毕,孔子还是流连徘徊而不能去。他情意殷殷地对学生说:"我是个东西南北人,成年奔波于天南地北,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重返父母墓地了。"  相似文献   

3.
作家声音     
<正>●格非称一直在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历史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围绕这部作品的创作,格非在授受采访时说:创作《江南三部曲》,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不能不说是年龄方面的增长,导致人的思想产生的自然变化。三十岁以前和三十岁以后,有家庭以前和有家庭以后,乃至每过一个十年,人所思考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孔子所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也跟时代的变革有莫大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文学氛围催生了一批先锋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对于孔子的思想,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保守,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有的认为进步,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和益的。其实孔子思想有一个演变和发展过程。前期受传统影响较多,偏于保守。后来接受现实教育,情况有所改变。到后期进步思想逐步占主导地位,从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转化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言人。孔子如何划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游小四十五岁,子夏小四十四岁,樊迟小三十六岁,子贡小三十一岁,颜回小三十岁,冉求小二十九岁,因而与他们的谈话,基本上都在后期。定公元年,孔子四十四岁,与定公、哀公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孔子拜师》  相似文献   

6.
老帅哥     
<正>三十岁以前的美,是父母给予;三十岁以后的美,是自己修为。木心是个老帅哥。看他三十岁的照片和六十岁的照片,都帅气十足,英气逼人。他曾津津乐道:"我的内行,是吃喝玩乐。我的序就说我是个玩家。"他还不厌其烦地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他甚至还说:"我很想以快乐主义者的身份挤进修道院,和知识精英谈谈,然后,吃好菜,喝好酒。"他胜人一筹的地方,是能把口腹之欲感官享受上升到艺术和哲学的层面。他说:"我懂得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从三十岁左右开创儒家私学起,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教育培养了大批学生,相传弟子三千,其中成名的贤人就有七十二位.孔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论语》一书.还是孔子死后,其门人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教育心理思想,现分别论述如下.孔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哲学观点(一)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社会大动荡时代,他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毕生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以下所引该书,  相似文献   

8.
王颖 《现代语文》2008,(11):46-47
一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直到晚年,从未停止过,即使在周游列国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讲学活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记有两次:一次是“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只是由于宋司马桓魋拔其树,欲杀孔子,孔子才率领弟子离去。  相似文献   

9.
李兆森在一九八五年第三期《齐鲁学刊》上著文,指出孔子是春秋时期杰出的音乐家。他在三十岁之前,通过当吹鼓手等接触了民间倡优和民间音乐。三十岁以后,他将音乐教育作为学生六门课程中的第二门,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五十五岁以后,他带领一班弟子周游  相似文献   

10.
孔子“删诗”为司马迁所首倡,然而自唐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提出怀疑。但由一系列考证可以推知:孔子确曾有“删诗”之举。前人提出的三点理由,都不能成立。据钱穆考证,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孔子三十岁,始授徒设教。若此论不差,则《诗经》的固定成书并具有权威当正是在这一时期。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并没有错,乃是后人误读了《史记》。  相似文献   

11.
正李贽是明中期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享年七十六岁。一、在思想界,他是以非孔反儒而著称他敢于蔑视和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公开指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李贽认为,做人不必效法孔子,如果一定要效法孔子,那孔子以前的人就不成为人了,每一个人应有他自己的作用,不必依傍孔子。自己是一个活人,却偏偏专学孔子,那就是东施效颦。"然则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七十二岁,三十岁开始聚结讲学,以后的大半生几乎全部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代文献。在长期的教育工作生涯中,孔子以自己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伦理观为基础,通过身体力行,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观,这种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即使今天也仍然没有失去其璀璨的光彩。本文对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观作一些粗浅的探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乐之是最重要的,可见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程颐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  相似文献   

14.
黄琴丹 《现代教学》2015,(Z1):112-113
说到诗,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诗经》。孔子以诗、书、礼、乐、施教,诗是孔门之教的首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诗对人的教化作用至关重要。历史上有许多诗人文豪受益于"诗教"。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显示了"诗童"的才气;曹植"七步成诗",取譬之妙,用语之巧,令人叹服;白居易五岁学诗,九岁识韵,十六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佳句;诗仙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其飘逸潇洒令人艳羡;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小受到  相似文献   

15.
子游是孔门中唯一南方弟子。孔子对子游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大道之行":孔子为子游讲述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特殊一课;二是"子游问孝":孔子对子游的个别化答问教学艺术;三是"子之武城":孔子借考察子游政绩对弟子进行现场教学。此外,子游与子夏、曾参、有若等的"同门辩学"也富有教育价值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孔子推崇《诗经》,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1多有反映:"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解读;"诗"三百、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的总体评价;虽重"诗教",但就"六艺"之间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诗"的最终旨归应为促进礼和乐的培养。孔子"诗教"观始终围绕"君子"这一理想展开,具有强烈的道德说教色彩。  相似文献   

1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正>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在17岁那年说过这样一句话:"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礼记·檀弓》)"东南西北之人"者,漂泊不定也。从那时开始,孔子就认定自己是个行者,一生都将行走在路上。的确,孔子的一生基本都是在路上。他19岁去宋国(今河南商丘)娶妻,28岁东登蒙山(今山东平邑县),南去郯子国(今山东郯城县),34岁入周(今河南洛阳),35岁去鲁适齐(今山东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子路问老师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实行呢?"不久,冉有又问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的时候,公西华都在场,针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他请教老师,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听到了就实  相似文献   

20.
王吉彦 《小学时代》2014,(Z2):38-39
<正>咖啡猫:这个暑假,我跟随陕西省博物馆王吉彦老师过了一把"穿越"瘾,和孔子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在仿古建筑"孔子学堂"里,惟妙惟肖的仿真机器人"孔子"与四位弟子活灵活现,时而眨眼、挥手、摇头,时而开口说话,游客可以直接与"孔子"进行对话。如果你提问题,"孔子"还能逐一作答。听着听着,我对《论语》的理解似乎又深入了一些。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