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幅与副     
“幅”与“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会用错的,但在作量词用时容易混淆(xiáo)。如“一幅幅的对联,全洋溢着这样的乐观、诙谐的情趣。”(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狱中联欢》)这句中的“幅”应改为“副”。那么,你知道怎样区分它们的不同呢?“幅”作量词用时都用于相对较宽的、较薄的“布匹、绸缎、呢绒、图画”等东西,如“一幅白布、一幅丝绸、一幅呢子、一幅风景画、一幅世界地图”等。“副”作量词用时,多用于成套或成双配对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扑克牌、一副现代化军事装备、一副手套、一副乒乓球拍、一副篮球架、一副耳环”等…  相似文献   

2.
测资报刊,常发现一些报刊文稿中将“幅”、“副”与“付”混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譬如:“一幅对联”、“一付手铐”、“一副清醒剂”等。其实,“幅”、“副”与“付”三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幅,读作,量们同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等。副,读作fil,量调,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等。付,读作协,量词,一般用于中药,如一付清醒剂、三件中草药等等。由此观之,“幅”、“副”与“付”三字用法有别,不…  相似文献   

3.
从一幅图说起 在《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一书的第7页有这样一幅图:  相似文献   

4.
1.看多幅图,要抓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弄清事物发展过程。 多幅图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看多幅图就要抓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才能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过程包含了起因、过程、结果三个环节。一般说,第一幅图是起因,中间的画面是事件变化发展过程,最后一幅是结果。以这样指导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成都师专学报》2009,(2):F0002-F0002,F0003
一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动记录,一幅特定年代的农村风俗长卷,一幅追忆传统乡情的众生象图,一幅远离浮躁的巨大制作。  相似文献   

6.
一克孜尔石窟窟内现存与流失国外的降魔题材壁画约有8幅。计76窟2幅,98窟1幅,110窟2幅,175窟1幅,198窟1幅,205窟1幅。以上各窟开凿年代不同,形制也各异。故降魔图的位置、布局、形式呈多样化。兹分别叙述如下: 76窟为方形窟,穹窿顶。该窟壁画在本世纪初几乎被德国“皇家普鲁士吐鲁番探险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内容 第四册“看图学文”共有6篇,其中多幅图4篇,单幅图2篇,保留和新选课文各占3篇。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大部分中,各部分均有2篇看图学文。第一部分中有《小蝌蚪找妈妈》和《骄傲的孔雀》,这两篇都是看连续的多幅图学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用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配有一段或几段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表达了故事内容。第二部分中有《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两篇都是看单幅图学文。这类课文是以一幅内容较复杂的图,配有一篇较完整的短文。第三部分中有《黄山奇石》和《雷雨》。这两篇看图学文,虽然也是看多幅图学文,但与第一部分中的看多幅图学文略有区别。如:《黄山奇石》一课,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第2—4幅图,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三个景点的照片。图与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不是表达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8.
评语     
该文立意明确且较为深刻,论述较为充分且给人以启迪。作者描绘了两幅生活图景:一幅为“净土”上的恬静、和谐,充满自然之美与悠久历史意蕴的生活图景;一幅是大城市喧闹、忙碌;且“失去了微笑的面容”的生活图景。在这两幅生活图景的对比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美好的,却是遥远而难企及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立意明确且较为深刻,论述较为充分且给人以启迪。作者描绘了两幅生活图景:一幅为"净土"上的恬静、和谐,充满自然之美与悠久历史意蕴的生活图景;一幅是大城市喧闹、忙碌,且"失去了微笑的面容"的生活图景。在这两幅生活图景的对比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美好的,却是遥远而难企及  相似文献   

10.
一、数字矿图制作实践(一)采掘工程平面图矢量优化及精度校正我矿有7个可采煤层,图幅划分为浅部区和深部区两部分。每煤层采工图按井田边界及与相邻矿井边界关系各划分为8图幅,其中浅部区2图幅(每图幅846×1677mm)、深部区6图幅(每图幅860×2397mm),共计56幅图形数据需矢量化校准拼接。1、对扫描图件精细矢量化对采工原(底)图各分幅内容扫描件(*.tif、*.bmp、*.jpg)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小时候的作品。上小学时,有一天,麦克劳德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把校长最喜欢的狗套住杀了,把内脏一件一件隔离观察。校长恼火的同时做出了处罚决定: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杀狗事件”就这样画上了句号。而小麦克劳德却从此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后来他因成功研制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小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在讲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五年制数学第七册第113页第4题)的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后来,采用了幻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 观察设计、绘制了四幅三角形的幻灯片。(两幅锐角三角形,一幅直角三角形,另一幅钝角三角形)分别标出高与底的长度。按顺序映出,同时告诉学生注意观察,区别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正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同时它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利大于弊。一、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一幅幅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一声声动听悦耳的朗读音乐聆听于耳,一幅幅动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对  相似文献   

15.
水墨童年     
花蝶微舞,青藤焉红,红兜垂髫怡自闲……纯真的童趣,如同一幅幅水墨画.自然与简单中,蕴藏着美好的童心。  相似文献   

16.
意境审美谈     
什么叫意境?简单说,意境就是情思与景物的和谐交融,或者说,意境就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人生图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提供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幅图画:  相似文献   

17.
牛向阳 《物理教师》2003,24(12):15-15
人教版《物理》教材高中第一册,“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文中配有二幅插图,一为砂轮边缘飞出的火星沿直线前进,直线与砂轮边缘相切.另一幅插图为雨伞旋转时候从伞尖上飞出的水滴沿与伞边缘相切的直线飞出.但第二幅插图与实际情况不符,给学生产生了错误导向.现在就此问题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两幅或多幅图像的拼接需要提取两幅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对所提取的特征点进行精确匹配。本文在应用SIFT方法提取待匹配图像中的特征点并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粗匹配基础上,对基于距离约束的特征点的精确匹配方法进行了研究。消除误匹配点对共分两个步骤:1)在一幅图像中取一个特征点计算与该特征点欧式距离最小的两个特征点,并取欧式距离最小值;利用粗匹配点,在待拼接的另一幅图像中同样求相应点间欧式距离并取最小值;若两值中的较小值与较大值之比大于设定阈值,则初步得到精确匹配点对。2)在一幅图像中顺序取初步判定位误匹配的特征点,计算该特征点与精确匹配特征点间欧氏距离,并取距离最小的两个特征点;在待拼接的另一幅图像中同样求相应匹配点间欧式距离并取最小值,两值中的较小值与较大值之比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可得到精确匹配点对。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娇 《学子》2013,(7):134
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诵读中体会本文磅礴的气势2.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地域背景3.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对表达文章主题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导入展示两幅图画(一幅辽阔草原、生机盎然,一幅黄土高坡、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四川教育》2010,(7):37-37
曾经,人们把读书生活比作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今天这个比喻已变成了现实。课件“魔术师”的加入,让我们的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它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蜂蝶飞过花丛”,也能让学生欣赏到“泉水流过山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饱览一幅幅与之相适应的画面,聆听到一曲曲与之相谐调的乐章,感受到一次次心弦的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