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的心目中,或者说,在常熟教育的印象里,《江苏教育》是“三好”刊物。 一是好刊物。《江苏教育》的奋斗目标和现实写照是“教育行政的思想库、教育民生的代言人、教育教学的大参考”。确实,从独家策划到管理智慧,从师资培养到名校风景线,每一期,每一篇.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起点,开始了一场现代化变革,但是这场现代化变革是在与幕末形成的“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以及“和魂洋才”一脉相承的“国家主义”口号之下进行的。因此,在经历了明治初期一场教育全盘“西方化”浪潮之后,“日本化”便很快压倒了“西洋化”。在《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地位后,与此发展相适应,日本国民教育体系在经历了从《学制令》到《教育令》。从《改正教育令》到《学校令》的发展后。终于在1890年通过《教育敕语》,为它的整个军国主义教育最终定下了基调,成为日本在战败前教育的主轴。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22日。笔者写了一篇《最大的“麦穗”》的教育随笔,这次把它收录在我的语文教育专著《本色语文》(2008年出版)中。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人民教育》2005年第2期《班主任的“橡皮擦”》一文后,有所思。徐老师的“教育”过程大体如下:“耐心”地听完晨晨的话后,“看出”晨晨有情绪,并认定若不及时教育将如何如何,在“想了想”后,让晨晨写一张字条,孰料晨晨没能写出老师想象中的话,便让晨晨回家“请爸爸修改”,在得到修改过的字条后,终于“很满意”……从整个过程来看,似乎完全是以教师的理解、推断为依据对晨晨进行教育,直到将原本“不服气”的晨晨摆弄到“感动地哭了”为止。综观徐老师的教育过程,在得到满意的结果之前,他似乎没有真正接纳过晨晨的一句解释,晨晨只不过…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23日,经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批准,我创办了专收“差生”的“择差教育”实体——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迄今已经8年多了。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年,即2003年就受到了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关注。6月27日,《人民日报》(华东版)发表了该报驻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龚永泉的《“差生”训练营探秘》的专访,并于7月10日在该报的“百家争鸣”栏就“教育还是训练?”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育》2008年第10期“教海拾贝”栏目中篇名为《拾起一片片贝壳》的文章,举到了一个“瘦身与增肥”的课例。笔者认为在该文中,作者黄老师描述概念时犯了科学性错误,现提出予以商榷。  相似文献   

7.
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个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都成为我志同道合的“书友”。多年来,我致力于此,学习、思考、实践,先后发表了《阅读:打开语教育的窗口》、《教师为什么要读书》等十多篇相关章,还在江苏、湖南、福建、四川等地作了几十场有关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的梦想,有一个书香中国、化中国的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育》2008年第10期“教海拾贝”栏目中篇名为《拾起一片片贝壳》的文章,举到了一个“瘦身与增肥”的课例。笔者认为在该文中,作者黄老师描述概念时犯了科学性错误,现提出予以商榷。  相似文献   

9.
从野营活动的组织看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强 《早期教育》2003,(11):14-15
翻阅我国20年课程改革的档案,大班野营活动的组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园教师的成长及教师从观念到行为转化的历程。 一、认真贯彻原《教育纲要》,全面落实教育任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园教师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在贯彻原《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过程中,努力思考“怎样更加合理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作用,使教育任务得以全面地落实到全体幼儿身上”。为此,我园积极与南  相似文献   

10.
郭婧 《文教资料》2014,(5):62-63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巨著。除了深入分析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的创作过程中,创建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与思维方法。它实现了哲学普通方法与特殊问题分析的有效结合,对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2l世纪比较教育“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深刻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鲁迅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云棠同志也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的是当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云棠同志写的是今天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七十多年来它们究竟有什么变化?鲁迅当年那样写究竟想表现什么?云棠同志是怎样揣摩鲁迅当年的心思的?试将两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一个比照,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理论探索的初步收获 笔者对历史学习过程与历史学习目标关系的探讨,始于2000年~2001年之交,当时写成《历史教学过程新探》一文,并于2001年10月发表,2002年收入《历史教育新探》文集之中回。在该文中,笔者提出并初步论证了“过程即目的”这一论断。2004年秋。为向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年会提供交流论文,又撰写了《“过程即目标”简论》一文(发表时改题为《“过程即目标”论》),对历史学习过程和历史学习目标的关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面食中有一种“阳春面”。请看下面的例子:①令人惊奇的是,在上海几近绝迹的1元钱一碗的阳春面,在这里也有。(《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4日)②过去上海是唯一流通半两粮票的地方时,上海人半两半两地吃着阳春面,反倒谁都看不起。(《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6日)  相似文献   

14.
本从创设良好的“转化”环境,以科研引导教师的“转化”行为,适时解决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冲突,形成教师转化的群体氛围等方面,就如何引领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这一话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平素我有一个习惯:文章发表了,编辑部的赠刊到手之后,我总要看看哪些地方编辑作了修改,再想想为什么修改,从中获得了不少教益,使自己在写作上有了明显的长进。《小学青年教师》2001年第1期刊发了拙作《课堂教学“十不宜”》。我发现编辑同志的改笔多多。在惊叹编辑为这篇稿子耗费了大量心血的同时,也从他们的每一处“删”、“增”、“换”的改笔中悟出了一些写作上的道道。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3)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1982年从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20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6月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获得通过,并完成博士学业。2003年获得四川省和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荣誉称号。后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到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教书(做班主任),并任该校副校长。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姚广明 《山东教育》2000,(17):23-24
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中学语文教参书上历来概括为“……深刻地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作品的原意。 第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旨趣看。 文出有因。该文写于1926年,正是作者从北京到厦门的这段时间,那些“正人君子”们正想把作者“挤出去”。此时的作者过着“辗转生活”,也是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忧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排遣苦闷寂寞,作者常常回忆儿时天真烂漫的自由生活,故写了一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的集子里。作者后来把这些美好的回忆比…  相似文献   

19.
“常德出了个二十条”。这一消息,在湖南颇有震撼力。“二十条”就是“教育二十条”。它是2002年7月18日召开的常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的《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简称。2002年11月2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全文转发了常德市的“教育二十条”。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蓝图到教育立法--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评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美国2002年1月8日生效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的核心内容及主要项目作了简要介绍,并从《NCLB法》增强联邦政府在教育事务中的作用、显示美国基础教育立法的最新发展及凸现美国教育中的存在问题3个角度,对《NCLB》作了意义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